原创 韩信被刘邦杀害时大喊3个字,成现代小青年口头禅
创始人
2025-08-04 21:33:14
0

文|四季文史

刘禹锡《韩信庙》:

韩信被后人尊为“兵仙”。刘邦建汉,韩信劳苦功高。韩信的人生就是一部励志史,他从一个身无长物的穷小子成长为统率三军的名将,可见其非同一般。

而且刘邦也非常肯定韩信对自己的帮助。据《高祖本纪》记载:

刘邦虽然知人善任,但身上也隐藏着其他帝王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心有猜忌,手段毒辣。以至于韩信最后也被诛杀。临终前,韩信大喊了三个字,如今这三个字已经成为小年青的口头禅。

从藉藉无名到三军统帅

韩信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他出身寒微,小时候寄人篱下,经常被人嘲笑讥讽。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韩信“胯下之辱”。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

即便生活上没有眷顾韩信,但他是“人穷志不短”。韩信非常努力,胸中一直有大志向。在秦末战火纷起的时候,因为韩信很有能力,也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就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最后在自己好朋友们的帮助下,自己成功的做上了官吏。直到后来,韩信审时度势,投奔了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刚愎自用,不懂得珍惜人才,项梁去世后,韩信就不被重用,韩信在这里实在难以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就在韩信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认识了萧何,最终在萧何的牵线之下,韩信最终“跳槽”到了刘邦的帐下。

在刘邦的麾下,韩信表现得很好,在多次战役中出类拔萃,得到了刘邦的赏识。韩信也渐渐的从一位小将,成长为一位统帅三军的大将军。

功高震主,让刘邦心中不快

韩信在乱世的时候,这样的才能就是辅佐帝王的良将,但是在刘邦登基之后,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忌惮。

刘邦称帝之后,开始分封异姓王,韩信自然也在封侯之列。此后,韩信的自信心爆棚,在刘邦多次命令韩信出征的时候,韩信都屡屡地提出了要求。因为在韩信看来,自己的付出,必定就要有与之对等的报酬的,丝毫没有想到刘邦是君,他是臣。

当时忧心战事的刘邦也顾不得韩信的无礼,只得先答应他的要求,催他快快出征,但心中对于韩信的厌恶却日益加深了。

有道是人红是非多,虽然刘邦非常赏识韩信,但是因为韩信太厉害了,在军中的声望显然已经超越了刘邦。

多疑的刘邦越来越感到威胁重重,韩信过于突出的军事才能也让刘邦颇为忌惮,一直在想办法把韩信灭了。因为他怕自己好容易到手的江山,有一天会被韩信取代。古代向来注重“师出有名”,刘邦将要怎样除去韩信呢,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刘邦困惑的时候,被吕后看出来问题,就说皇上不能杀,臣妾帮你。

担心韩信篡位,刘邦、吕后设下毒计

韩信和萧何、张良一起并称汉初三杰,可见其在西汉时期的历史地位。但历朝历代也同样在给我们演绎一组相同的镜头,从不知道掩盖自己锋芒的功臣,最终都会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史记》:

相比较战功赫赫而言,刘邦更需要一个“听话”的臣子,对韩信早已心生不满的刘邦来说,韩信又岂能逃过刘邦的狠手?

其实在此之前,韩信帐下的人已经察觉到了刘邦的意图,他们屡次劝说韩信可以举兵起义,但是韩信却都丝毫没有异心。不得不说,刘邦虽然知人善任,但是在治理国家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韩信虽然居功自傲,但他心胸坦荡,对主子、对国家并无二心。

当刘邦统兵与匈奴作战时,韩信却被吕后以“谋反”之罪名秘密杀掉了,并被夷了三族。韩信被杀时年仅三十二岁。

有人把韩信的死归结为3个原因:

功高震主。

在汉朝建立过程中,韩信多次征战沙场,在关键时候,他挺身而出。对于这样的人才,自然人人都会敬佩,而如果他拥兵自重,发动起义,汉朝被推翻几乎是易如反掌,所以刘邦和吕后都很忌惮。

吕后要肃清障碍。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是军事奇才,会练兵、会用兵,懂战略,这样的重臣在刘邦看来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而吕后的儿子刘盈是个弱男子,为了巩固以后儿子的根基,如果刘邦先死,身边有韩信是很危险的。

韩信太骄傲。

会来事是本事,但太自负就会与功劳对冲。由于太过年轻,韩信根本没有太多的城府,也根本不知道功高震主所带来的潜在危险。有一次韩信走过樊哙的大门,出生在一个屠狗棚的樊哙跪下来迎接韩信。樊哙这样做是出于对韩信的敬畏,韩信应该谦虚和警惕,但韩信却说,不想与这样的人交往。刘邦和吕后知道后,心存顾虑。

众所周知,吕后是第一个开启外戚干政先河之人,她的政治胆识和谋略几乎与刘邦不相上下,对于刘邦既想杀了韩信又于心不忍的心思,吕后却很干脆,直接替丈夫出面解决这“两难”处境。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慢慢生根发芽。吕后设计骗韩信入宫,说韩信蓄意谋反,然后就处死了韩信。可惜了韩信一生为了刘邦,最后落得这个“兔死狗烹”的下场。韩信临终前大喊3个字:我不服。或许韩信到死都不会明白,在权力面前,根本不会有情面可讲。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导读:元朝末年,风起云涌,涌现出了许多枭雄式的人物,比如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当时就有“(陈...
原创 从... 沈万三,这位从苏州起家的巨富商人,曾经富可敌国、名声显赫,却在明朝初年的历史长河中,迅速由盛转衰,最...
原创 岳... 前言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中兴四将之首,率领岳家军屡建奇功,曾一度收复中原失地,为南宋的国...
原创 后... 对于后人发现太监族谱推翻明朝“后宫丑闻”以及清朝篡改历史被证实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
原创 治... 历代王朝无论兴衰荣辱,都绕不开一个政治问题:贪腐。几乎没有哪个皇帝没杀过贪官,可见这是一个困扰了帝王...
原创 宋... 宋太祖赵匡胤算是历史上一位传奇的皇帝了,他文化程度不高,深知“马上得天下,以文治天下”这个亘古不变的...
原创 嫁... 在古代的政治舞台上,满蒙联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朝时期,这种政治婚姻频繁上演,大量的公主和格格被...
原创 陪...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人中,得以善终的4人通常指的是汤和、沐英、耿炳文、郭英。朱元璋没有杀他们,主要...
原创 原... 从13世纪初到元朝建立,强大骠悍的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率领下,以飓风般的速度和力量,以摧枯...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可谓是家喻户晓,沈万三作为明朝著名的富豪,也可谓是人尽皆知。 但“树大招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