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都会被书里面“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章节的内容感到赞叹与惋惜。
赞叹的是在当时袁绍与曹操两军交恶斗争抢夺天下的时候,曹操能够想到利用刘协来威胁文武百官,成就他一统天下的梦。
惋惜的是汉献帝刘协,一辈子都被人当作是傀儡,之前的董卓是这样,而后的曹操也是这样,可以说一生都十分的悲惨。
但刘协也有他传奇的一生,从成为皇帝到不敢威胁,最终被贬与民同乐,享受山水,可以说这一生是大起大落。
那么,在小说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真的发生过吗?刘协的一生又究竟如何呢?
刘协母亲是王章之女,出身世家,不仅身材样貌十分有魅力,同时也十分的有涵养。
但这样既美丽又聪慧的嫔妃自然是受到后宫众人的嫉妒,尤其是何皇后,最为不待见王美人。
尽管王美人十分的受汉灵帝宠爱,但最后也是死于皇后下毒的汤药。
而王美人在之前生刘协的时候,就十分的困难,堕胎药并没有成功,刘协反而是平安无事的长大。
失去母亲又被皇后所忌惮,汉灵帝不放心这个孩子能平安长大,因此便将刘协交给太后抚养。
董太后便一直将刘协抚养长大。本来生活是平安无事,但随着汉灵帝的病情加重,选谁当太子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刘协前,还有一个兄弟,那便是刘辩。刘辩虽为皇后所生,理所当然应该被立为太子。
但刘辩从小就被寄养在民间,文化修养都比不上从小长大的刘协。
在汉灵帝因病去世后,朝廷里的实际大权已经被何进所掌控,此外宦官和大臣之间互相争权,形势一片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互相残杀,最终宦官无法抵抗袁绍等人的实力,挟刘辩与刘协仓皇出逃。
但随后刘协也被后来居上的董卓所胁迫。宦官在逃跑的时候遇上了董卓来领的军队,众人无法抵抗,刘协又被董卓威胁,开始起了傀儡皇帝的一生。
刘协年龄尚小,适合被董卓胁迫。因此,董卓威胁众人立刘协为皇帝,自己也控制住了朝中的局面。
董卓当权后,整个朝廷无人能与其对抗,而刘协也完全沦为了傀儡皇帝,完全听命于董卓。
多行不义必自毙,董卓的残忍行为也招到了众人的反对,一场对抗拉下序幕。
董卓与袁绍等人组成的军队对抗,而刘协就如漂泊的小草一般任人欺辱,
而刘协也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皇帝,虽然话语权小,但好歹也是一位皇帝,因此利用自己的权利救济百姓。
在董卓与众人纠缠之际,李傕与郭汜挟持刘协,受其胁迫,刘协可谓是颠沛流离。
不巧的是,李傕与郭汜遇见了曹操大军,曹操射杀了二人,又再次挟刘协入京城。
这里就发生了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件。但事实上,说是胁迫,其实只是让刘协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
曹操与袁绍互相争夺,最终曹操战胜了袁绍,在当时的朝廷中,可以说是无人能敌。
但曹操想要一统天下,还是需要刘协作为皇帝的,因此,刘协还是有他的用处,曹操控制实权,刘协作为门面。
曹操获得实权,肯定有不服曹操的大臣,就发生了汉代著名的衣带诏事件。
曹操迎刘协后,行事乖张且手握重权,作为汉献帝的刘协,便想出了写血书来密谋的事件。
为了将血诏传出去让人酒驾,刘协在与董承见面时,偷偷将血书传给了董承,董承将血书藏在衣带之间,躲过了曹操等人的检查。
尽管血书传了出去,董卓、刘备等人打算密谋反曹操,但事情最终还是被曹操敏锐地发现,计划失败。
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曹操并没有完全怪罪刘协,反而是一如既往尊刘协为皇帝。
曹操也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刘协,但更多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刘协。
说是挟天子,其实更多的是需要刘协作为傀儡皇帝,而曹操也给了刘协很多尊重,并没有完全凌驾于刘协之上。
曹操与刘协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微妙,并难以平衡。
随后,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大权在握,而曹丕也动了成为皇帝的想法。
随后,刘协禅位,封为山阳公,而这或许也是他最为快乐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他不怕穷苦,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郎中,善良淳朴,十分受百姓的喜欢与爱戴。
青龙二年,刘协去世,也结束了他傀儡的一生。
刘协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从深受皇帝爱戴的皇子,到皇帝,却被董卓胁迫,成为傀儡,受人胁迫。
看着朝廷大乱却不能有任何的动作,再被人胁迫出逃,最后却也遇见了曹操。
而刘协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也是难以言说,与小说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同的是,真实情况确是曹操对刘协十分礼待。
在控制与尊重之间反复横跳,在曹操去世后,最后被迫禅位,结束了他困苦的一生。
在曹操与袁绍、董卓等人的争斗中,或许最惨的,就是刘协了。这个生不逢时的皇帝,如果能出生在另一个年代,结果或许会有不同。
小说通常都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一些艺术的渲染难免就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虽然在小说中曹操发生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事实上却不同于此,小说有很多都是夸大其词。
曹操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胁迫凌驾于刘协之上,甚至是对刘协十分的礼遇。
但事实的真相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湮没。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了解历史,了解众人之间的争斗。
但小说也只能是小说,不可能完全与历史相符。但刘协傀儡皇帝的一生,或许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