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世凯罢官后期北洋旧部“吁请袁出山”,以实现“大计”
创始人
2025-08-03 21:32:30
0

#历史开讲#

一、与清朝权贵的联络

至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在复函北洋旧部时说“杞忧何急”,表现出对时局的高度关心,并派人在京中预为布置。宣统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在接到摄政王载沣的密谕后,袁世凯于当日回复奕劻,决定接受清廷任命。宣统二年撤换军机之时,即有“载涛、奕劻密请袁世凯出山”的报道,因受到载泽一派阻挠而止。

至宣统三年铁路国有政策实施后,吁请袁出山挽救时局的呼声愈发高涨,度支大臣载泽等人对袁世凯复出的态度亦有所转变。宣统三年五月,湖南、四川等地爆发因铁路国有政策引发的护路运动。

铁路国有政策乃盛宣怀与载泽诸人所筹之已熟的“大计”,本“欲倚之有成”,“结果反成亡清之导火线,实亦盛氏之所不及料也。”盛宣怀作为铁路国有政策的创始人之一,曾“署名负责任”,为避免铁路风潮引发的“辞职”风险,急于寻找强势人物平定乱局。

为此,盛宣怀通过端方代为转达其对袁世凯的“殷切期望”。在得到袁世凯如上回复后,盛宣怀于六月初四日再次致函,敦请袁世凯出山,“际此时局益艰,能否转弱为强,只在此数载,跂盼东山再起。”

袁世凯虽再次回绝,但亦感知到复出时机已经渐趋成熟。因为盛宣怀被视为载泽的“政治顾问”,故而此次敦请袁世凯出山的举动或可某种程度上传递载泽的态度。最终,清政府虽起用岑春煊以代袁世凯,但至此时,载泽一派对袁氏复出的态度已有明显缓和。

二、与北洋军事集团的联络

(一)尽力满足通关节之请

罢官中期,袁世凯为避免招致权臣的猜忌,对北洋军事将领的干求谋事均采取拒绝的态度。譬如以“承属朱道一节,慕帅处未便迳行函干”为由,拒绝过江北提督王士珍。

至罢官后期,袁世凯对北洋将领的官位请求都应允下来。譬如袁世凯在复函王士珍时,不仅答应他的干请,而且表现得十分热心:“日前承嘱许道育生一节,一昨午帅(端方)过彰,已为说项。

惟在京实属无事可办,顷已代托午楼(荫昌),为该道位置一事。”又如致函奉淮各军翼长张锡銮称:“日前承嘱世兄一节,一昨午帅过彰,当为说项,已蒙概允位置一席。用特奉闻。”

前馆陶县知县陈毓崧曾多次致函袁世凯,请其帮忙位置一席,均未得到袁氏应允。此时,袁世凯不仅答应他的干求,而且专门致函办理江防事宜甘肃提督张勋,请他为陈毓崧“优为位置”。

(二)关注时局,议论国事

罢官中期,袁世凯虽有复出之意,无奈复出时机尚未成熟,袁世凯只能更加密切地关注时局的发展,等待复出的机会。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失败后,袁世凯即复函对广东当局镇压得力表示赞赏:

“羊城三月之变,殊出意外。幸赖诸君先事戒备,免致燎原。大局攸关,良非浅鲜。”四川发生护路运动后,袁氏如坐针毡,密切关注运动的进展,“川路风潮,近日报章所载,渐已平靖”,并企盼风潮“早日完结,庶不至有碍大局。”

武昌起义的翌日,即八月二十日,适逢袁世凯五十二岁寿辰,袁世凯北洋集团昔日僚属倪嗣冲、段芝贵、张锡銮等人咸集洹上,为袁祝寿。就在寿宴进行之际,武昌起义消息传来,举座皆惊。

袁世凯随即停罢寿宴活动,一时间军国政事成为众人谈论的中心议题。各方对于鄂事之态度莫衷一是,对于袁世凯是否应趁此时机东山再起,也意见不一。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王锡彤等人反对复出;段芝贵、倪嗣冲等人则赞成袁氏复出。袁世凯当日到底有何表态,至今尚无文献资料可考。

八月二十三日,袁世凯在复会田文烈时说:“川事未靖,鄂变方兴。怅望西南,杞忧奚极”,这是袁世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首次见诸文字的记载。据此,可以看出袁世凯对时局的高度关注与忧虑。

次日,在回复张勋时,再次强调“川、鄂变故迭生,杞忧何急”。二十四日,阮忠枢至彰德劝驾,杨度则前来阻行,“革命初起,袁公督师必一鼓平之,清之改善殆无希望”,得到王锡彤力袒,“他人或袒阮,交进迭谏。”最终,袁世凯不顾袁克定等人的反对,以“托孤受命”,“断不能辞”,选择接受湖广总督的任命。

三、与北洋政治集团的联络

宣统三年,“川乱”与“鄂变”兴起后,袁世凯不再遮人耳目,而是公开发表对时局的看法与建议。在密切关注时局发展的同时,主动致函当道,或给出建议,或引荐人才,更派遣心腹在北京布置筹划。

在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的主持下,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引发统治危机,湖南、广东、四川等地掀起保路风潮。宣统三年四月二十日,清政府起用袁世凯的政治密友及儿女亲家——端方,充任“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

新官上任,必然需要人员“驱策”,更何况粤汉、川汉铁路大臣手下的职位,多为“肥差美缺”,因而许多人希望借由袁世凯与端方的关系谋取一官半职。据《袁世凯全集》,北洋政治集团重要成员周馥六子周学辉、唐绍仪之子唐宝锷就曾致函袁世凯,请其代为举荐,且均得到袁氏应允。

五月十日,袁世凯主动致函端方,助其分析时局,建议端方不可操之过急,“宜先驻汉阳,分投委员勘查,步步经营”。随后举荐湖北候补道周学辉,称赞其“才识甚优,极有调理,与缉之(周学熙)相似”,顺利帮助周学辉谋得会办广宜铁路的职任。

值得注意的是,袁世凯向端方举荐的都是路况方面的专才,如周学辉“性情与路矿各业相近”,且“湖北情形亦不隔膜”;而唐宝锷则是“精研路政,确有心得”。从袁世凯悉心为端方出谋划策,举荐人才等方面,可知袁世凯确实希望端方能够消除川路风潮引发的统治危机。

八月二十三日,袁世凯尚未接到清政府任命之时,即已暗中授意北洋集团亲信梁士诒、唐绍仪等人在北京“预为布置”。二十四日,果有清廷起用袁世凯之消息,二者有无因果关系尚未可知,但至少证明袁世凯此时已在为复出做积极筹谋。武昌起义后,“下游江防紧要”,宁省新军又有“革命倾向”,若战事蔓延,则“长江一带不堪设想”。

为保全大局,袁世凯接受清政府任命,尚未就道赴任之际,即开始预作筹谋。譬如复电两江总督张人骏时,提醒道:“新军子弹不可多发,械库须加意防守”,并给出“宁省戒严,张勋当可得力”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