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史之乱: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叛乱,究竟有多乱?
创始人
2025-08-03 19:02:43
0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唐朝的绝境,百年帝国的终结。这场政治叛乱摧毁了盛唐的神话,让繁华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无法治愈的心灵之痛。

由安禄山与史思明两人为主导的叛乱,导致唐代藩镇割据。七年零两个月的血腥战争,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产生极深远的影响。

司马光《资治通鉴》曾写道:“(安史之乱)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凡二百余年。”如果你想读懂唐朝,就必须先读懂这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永不磨灭的一页。

引言

唐玄宗开元后期,享受了安定繁荣的时光,却渐渐失去了昔日的治国精神。

他改元天宝后,放纵享乐,宠信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将朝政交由宰相李林甫一手掌控。而李林甫为了讨好玄宗,私下却恣意妄为,专横跋扈。

之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接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导致政治日益败坏。同时,当时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悬殊,政治、经济、社会渐趋衰败。

原本,玄宗为了对外开拓,边境驻有重兵,设立十大兵镇,由节度使担任最高军事长官,掌权数州,权力极大。

初时中央派大臣充任,但天宝后,李林甫为巩固自身地位,拒绝文官入主,大量任命胡人担任节度使。这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反唐起义提供了机会。

安史之乱两大祸首

安禄山——唐朝三镇节度使、安史之乱祸首

安禄山,原名阿荦山,出身突厥族,母亲是一位女巫。他小时候就跟随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后来母亲再嫁,他也冒用继父的姓氏安氏。年轻时,他是个不安分的商人,直到30岁才步入军旅,不到4年时间就成为平卢将军。在天宝元年,他40岁时被任命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此后的十几年间,他一路腾飞,在唐朝官僚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在天宝十四年,他发动叛乱,称帝,做了两年的瞎眼皇帝。在其长期宠爱幼子的过程中,安禄山的长子安庆绪因未得到父亲的宠幸,怨愤之下竟指使宦官暗算安禄山,使其身穿衣服时被宦官刺杀身亡。安禄山的狡猾、勇猛、权势的崛起以及其惨死的结局,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深感唏嘘。

史思明——唐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

史思明,原名阿史那崒干,是宁夷州人,与安禄山一同在边疆长大。在唐政府的封赏下,他被封为捉生将,不久后又升任大将军。他骁勇善战,才智出众,多次建立战功,备受唐玄宗赏识。一次,玄宗亲自召见他,与他亲切交谈,并高度评价了他的军事才干。史思明谦虚地回答他的年龄已经40岁,玄宗则鼓励他继续努力,必将取得更加显赫的成就。这位名将的英姿与军功令人叹为观止,更加令人钦佩的是他的谦虚和敬业精神。

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安史之乱并不是由于帝王的享乐或者外戚的奢靡,而是由于集权制度的崩坏。唐玄宗晚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包括募兵制、节度使制度等,以强化军事力量,但这些改革的实施却加速了藩镇割据势力的形成,导致了中央集权的瓦解。

为了解决边疆危机,玄宗在边疆设立了长期驻守的“十节度使”,将募兵的权力下放给了臣子,节度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长期屯居边境。这些措施极大地破坏了中央集权,使得藩镇体制正式形成。

玄宗为了开疆拓土,将本只属于中央的军事权力极大地让渡给了地方节度使,但骄傲的帝王自信,通过政治手段,自己可以掌控这些封疆大吏。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源于藩镇体制的形成,而非其他因素。

安禄山谋反,盛世不在

唐朝天宝十四年,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安禄山身负重任,却在唐朝内部腐败空虚的背景下,决定联合各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为借口,起兵讨伐杨国忠。

一时间,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安禄山从范阳起兵,迅猛推进,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就攻占东都洛阳,掌控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得知消息后,震怒之余,立即任命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同时,他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希望能够彻底打败反叛势力。

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于短短的35天内攻占了洛阳,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唐玄宗得知消息后,派使者募兵防守,但防线很快被攻破。在这场叛乱中,唐朝的许多名将都在战斗中牺牲,唐玄宗甚至因为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等将领。最终,安禄山称帝自立,唐朝陷入了一片动荡不安之中。

马嵬坡兵变后,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一路逃难,最终逃到了蜀地。安史之乱进入了最高峰,整个唐朝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唐肃宗即位,收复山河起始

公元756年,唐朝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叛军篡位,战火纷飞。当时的皇太子李亨并不畏惧,他带领着年幼的皇孙李倓、李俶以及忠诚的将士,勇往直前,一路北上,最终在灵武继位,改元至德,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唐肃宗。

在李肃宗的领导下,唐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他任命了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率军讨伐叛军的头目安禄山,同时也启用了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兼宰相,两位有勇有谋的将领兵分两路,前往河北。在常山会师后,两路大军进行前后夹击,最终击败了史思明率领的一众叛军,成功收复了河北一带,为唐朝收复河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安禄山,史思明被杀

在唐朝,安禄山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存在,但在他篡位称帝后,却渐渐变得执迷于权力,性情变得格外暴躁。他的眼疾加上疽病,让他看不见任何物体,使他更加暴虐。即使是他的左右侍从稍有过失,都会遭受到他的毒打和指责。甚至连他最宠爱的人——庆恩都不放过,经常想要废掉他的儿子庆绪,让庆恩接替他的位置。

然而,就在安禄山执政的时候,严庄、安庆绪和李猪儿等人决定联手,一起谋杀这个暴虐的皇帝。他们深入宫廷,暗中计划。

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的一个夜晚,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酝酿。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和他的亲信严庄、李猪儿密谋刺杀了自己的父亲,这个让整个唐朝震惊的事件随即发生。三人趁夜悄悄进入安禄山的住所,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躺在床上的安禄山猛砍一刀。安禄山虽然奋力去摸床头的佩刀,但已被李猪儿偷走,最终不敌刺杀。安庆绪随即当即在床下挖坑,把安禄山的尸体埋了起来,连夜宣布自己继承帝位。

安庆绪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人继续围太原。然而,长安却被唐军收复,安庆绪不得不退至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最终溃败。

而叛军内部也开始出现内讧。不久后,史思明和史朝义先后被杀,叛军大势已去。唐军齐心协力,奋勇杀敌,最终以胜利告终。这场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以大唐的胜利划下了句号,而叛乱分子们则无一幸免。

平定乱事,盛世难在-结尾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内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等起兵造反,导致唐朝衰落和灭亡。安史之乱期间,尽管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军队士气低落、经济衰退,但是仍然有许多忠臣良将和普通百姓为了恢复那个盛世,毁家纾难,舍己救国。他们参加战争,守卫国土,为唐朝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的江淮地区成为了整个王朝最为重要的物资供应源地,因此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江淮地区的支援和供应,使得唐朝军队得以继续进行长期的战斗和对峙,并最终取得胜利。当时,江南百姓义愤填膺,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亲身参加抗敌斗争。在北方战场消耗大量兵力后,唐朝一方面在江南等地区募兵入军,另一方面依靠江淮富足的财富得以维持经济,这些都对抗战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江淮地区,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最为著名的攻坚战之一。张巡等人如此拼死守城,是因为,彼时,江淮地区是唐朝恢复山河的希望所在。睢阳守军只剩六百余人,有来攻城者,张巡仍竭力以顺逆之理分说,竟也先后说服两百余叛军不顾生死前来归顺。最终,睢阳士卒以不足一万的军力杀敌十二万,屏障了江淮地区十月之久,保住了江淮地区,为唐朝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尽管唐朝在那个时期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唐朝仍然有许多忠臣

此外,安史之乱也导致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和影响。

政治方面

,唐朝由于战乱持续时间长,国力大幅度下降,对于中央政权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弱。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皇权逐渐被削弱,官僚阶层的权力地位则相应提高,进而导致了唐朝末年的削藩和削弱中央集权的政策。

经济方面

,安史之乱导致了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大规模破坏和人口流失,对于当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战乱期间,唐朝的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对于朝廷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进而也导致了当时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文化方面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安史之乱中北方地区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丰富资源被大量破坏或流失,导致了唐朝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战乱期间文化交流的减少,也使得唐朝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出现了缺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承篆刻艺术 开启创新之旅 央广网合肥8月5日消息(记者赵家慧)8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2025年“篆刻艺术...
380亿重庆汽车黑马,收编吉利... 记者丨杨松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37岁的科技新贵,踏上新路。 8月3日,印奇操盘的“千里智驾”,...
日本没有暖气和地热,那他们是怎...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多雪的国家,我们看到的富士山也是常年被大学所覆盖。所以说日本的冬天很冷的,而且他们...
原创 戳... 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现在一件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可以被说的像是真的一样?然后还有一帮人鸡啄米似的点头:...
原创 揭... 蚩尤:从贬义称号到苗族英雄的传奇之旅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蚩尤这个名字无疑是个充满争议的存在。 他既...
原创 溥...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曹... 曹操奋斗一生为何没一统天下?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他有俩缺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曹操无疑是一位备受...
原创 杀... 杀害左权将军的日本军队,其下场有多惨?被八路军打到解散为止 “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
原创 历... 引言 我们知道,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建立了众多的政权,其中在《十六国春秋》里提到的有:前赵、后赵、前燕...
原创 东... 袁术在淮南,地盘大粮多人多,又有家族背景,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但是能力不行。一是政治判断能力差。二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