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他的才能不仅使他在战争上建设了丰功伟绩,而且在建国立业上也是一等一的优秀,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后代那么崇拜爱戴他的原因。
这位伟人出生于宋朝,是蒙古族人,真名叫做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号,也是我们熟悉的元太祖,他先是通过一系列战争,统一了蒙古,然后又开始进行很多对外战争。
他所带领的军队所战斗的足迹横跨欧亚大陆,他先是灭了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的夏朝,又推翻了金国政府,可以说如果成吉思汗一直打下去的话,是很有可能一统华夏的。
成吉思汗将一个蒙古的弹丸小部落开扩成了跨欧亚的大国,这是他的很多父辈们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攻下这么多地方,这正印证了他绝佳的战斗实力。
虽然在后来他并没有真的一统中原,但是他之前的所作所为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的后代忽必烈能够灭宋建立金朝也有他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之前战斗的丰功伟绩,忽必烈可能并不会这么容易就打下宋朝。
成吉思汗最后是得病而逝,终年六十六岁,他的实力如此强悍,但是临终之前还是没有打下所有地方,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对手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成吉思汗有卓越的军事能力,也无法抗衡这么多的强大的对手,毕竟他不是无敌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如此多的事情。
可以说,成吉思汗是整个游牧民族的英雄,也是他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伟人,他所采取的都是和匈奴还有突厥他们赛跑时的比武,最明显的就是向西延伸的战争。
比如成吉思汗向欧洲扩张,一定程度上就是在继承匈奴的成就,还有向波斯伸手,则是在继承突厥的功绩,这时的蒙古族似乎正在取代他们在此的地位,但是实际上,成吉思汗在此造成的影响,并没有他们多。
成吉思汗的实力毋庸置疑,他的一生很多时候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值得好奇的就是,如此热爱扩张疆域、骁勇善战的可汗,是打到哪里才肯班师回朝的?其实一开始,成吉思汗的计划就是打到将花剌子模,将它彻底消灭后再考虑班师。
但是花剌子模可不是一般的小国,它在西域也算是一个强大的霸主国家,不仅在波斯地区有自己的势力,疆域也是极其广大,东至印度和中国,西到伊拉克边境,北面可以达到咸海一带,称得上广袤,而且在中亚还占有霸主地位。
所以花剌子模是有一定实力的,只是遇到的对手过于强大,成吉思汗当时不仅没有因此受挫,反而还打败了花剌子模,占领了他们全境,还一并敲打了周围的小国,也就是欧洲俄罗斯附近,这就足以可见成吉思汗的军事能力的强悍程度。
但即使他已经从蒙古打到了这里,也依然不满足,他又继续捣毁了印度西北城市,进入了阿富汗境内,他的手下哲别大破俄罗斯,还想顺便南下攻下印度,再去吐蕃。
而耶律楚材却不爱这种杀戮之风,见自己的劝阻作用不大,他赶忙找来了长春真人丘处机劝大汗停止侵略班师回朝,这也就有了他后来一言止杀的名句,"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
印度的天气十分恶劣,考虑到这一点,再加上长春真人的劝诫,成吉思汗便放弃了自己的大胆的想法,听从了丘处机的劝诫,带领军队班师回朝了。
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在成吉思汗西征印度时,在河边遇到了一个神兽,鹿的身体马的尾巴,是绿色的独角兽,名为角端,可以说人话,它告诉成吉思汗:"汝军宜早回",意思就是建议成吉思汗早点班师回朝。
看到这一幕,成吉思汗认为敌人的追击应该是无望了,于是就听信了神兽的话,带领军队回到了蒙古。
总之长春真人的到来给这样的杀戮带来了净化,使得成吉思汗回心转意,在喜马拉雅山西南边决心回朝,这也是成吉思汗本人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了。
所以成吉思汗本人的足迹其实大多是在中亚和南亚,但是他的第一支西征军却深入了欧洲,还走到了俄罗斯等许多国家。
成吉思汗这样的成就很多人都望其项背,他的军事实力十分卓越,也正是因此,才使得即使元朝在他逝去之后才建立,他也依然被尊封为元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