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数以百计的人物当中,有两个人物是完全按照完人来塑造的,文臣是诸葛亮,武将是赵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历朝历代,古今中外,人们不但接纳赵云的形象,而且深深地喜爱着这个人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布衣出身的赵云怀着一腔热血,招募一支义军从常山出发,开启了他戎马一生的征程。赵云率领义军绕过了强大的袁绍,去投靠了实力较弱的公孙瓒,并且赵云在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中救了公孙瓒的性命。但是没过多久,赵云发现公孙瓒与袁绍是一路货色,只知道争抢地盘。之后,他认识了前来投奔公孙瓒的刘备,刘备伸出橄榄枝,赵云就跟随刘备了。
没多久,赵云长兄病逝,他辞别了刘备回家奔丧,临行时,赵云对刘备说了一句话“终不背德”对承诺,随后策马而去,赵云一走就是十年之久。当赵云再次出现在刘备面前的时候,刘备非常落魄,让他在刘备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赵云在长坂坡一战成名,更固定了赵云的地位,赵云升为了“牙门将军”。“牙门将军”是将军里面级别最低的一个级别,在三国时期,出身布衣做到将军级别是非常困难的。
公元214年,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赵云的地位也随之上升翊军将军,到公元221年,赵云职位依然停留在这个位置。有人说他不受重用。专家分析,赵云在刘备登基称帝之后,对刘备的一些从政理念产生了分歧,刘备最初打着旗号“匡扶汉室”,后来自己称帝了。
在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分别被提升到了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连魏延也做到了汉中太守,而赵云还是翊军将军。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抱恨而死。诸葛亮成为了蜀汉的主心骨,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属国才得到国力恢复,这时候的赵云已经年事已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街亭战役失败,导致赵云孤军奋战,最后孤立无援败退。一年后,赵云在成都病死。32年后,赵云才得到刘禅封他的谥号“顺平侯”,肯定了赵云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