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刘备最重视的谋士,魏延是刘备手下非常信任和器重的猛将,若此二人强强联手,蜀汉或将是另一番结局。但事实是,诸葛亮不仅没有重用魏延,还处处打压他,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开始,魏延屡创战功,为蜀汉的一代名将,深受刘备的重用,被称为镇远将军。215年,刘备夺取汉中,封汉中王,迁治成都。在谈论谁作为汉中的守将的时候,刘备弃众人推举的张飞,破格录用了魏延,足见魏延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之后,魏延追随诸葛亮北伐,就是在北伐过程中他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这一计策是魏延在综合分析了当时敌我形势和有利时机后提出的。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中,魏延是这样说的:“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
不曾想,诸葛亮以计谋过于凶险为由拒绝采纳,并决定从坦道,先取陇西。此后,魏延就处处受到诸葛亮的打压。
在出军祁山时,众人皆认为应该让魏延、吴壹作先锋,诸葛亮却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临终嘱咐诸葛亮之语)的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大败,使蜀汉失去了唯一的一次大好时机。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蜀汉忠臣良将,奇人异士,数之不尽。但魏延的军事谋略是关、张、马、黄、赵所不及的。若诸葛亮与他强强联手,蜀汉结局或将完全不同,从魏延的几次献计就可以看出来。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会打压他,主要是对他多存疑虑。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1句话近乎写实地指出了这点——诸葛亮对刘备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