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从董卓一个人占领朝廷,到最后魏国,蜀国和吴国三国鼎立,掀起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期出名的那些人物,也许是刘备,张飞,关羽,也许是曹操,也许是孙权。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政权,就是因为他们身边有用得上的军师和武将。蜀汉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得益于诸葛丞相的功劳。但是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王朝还能够延续三十年,却要依靠另外一个人。据说这个人也是诸葛亮在临终之前,为了蜀汉发展考虑了才留下来的特务。
一、蜀汉特务费祎
在三国早期的时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为他的军师,为他建立蜀汉大业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当三国后期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一个人没有了真正能够和他沟通的主子。几十年来他一直用尽心思的在辅佐刘禅,在他死前也一直没有北伐成功。
他临终之前知道刘禅没有了能够辅佐他的人,蜀汉必定灭亡的很快,所以他向君主推荐了费祎,成为了蜀汉的中枢之臣。
费祎其实也是蜀国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在蜀汉生活的这段时间,他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他算是一位谋臣,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他非常有智慧,很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这样的人留在皇帝身边也是让诸葛亮非常放心的一位人物。
蜀汉表面上的人才是魏延和杨仪,也是手中有权利的人。可是诸葛亮并不放心他们,反而把最重要的责任交给了费祎,相当于费祎成为了诸葛亮死后藏在蜀国的特务。
二、费祎整死两大奇才
蜀汉发展到后期,所有的政治和军事都一直是杨仪和魏延两个人在管理。特别是关羽去世以后,魏延手中有了更大的兵权,有时候甚至还敢和主公叫嚣。杨仪这个人心胸比较狭隘,虽然表面上非常服从诸葛亮这个丞相的命令,背地里却还是不满意他的些许做法。
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性格又能做什么事,诸葛亮心中一清二楚。但是他却不能把这层关系挑破,所以在他临终之前才没有把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两个人,反而把费祎这个平时不起眼的人物叫到自己的床前,把自己的遗愿交给了他。
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的野心也就逐渐暴露出来。他们认为自己手中应该拥有更大的权利,这样才能够放手去做一些事情,可是他们这样急躁的性格和小人之心,却会将蜀国陷入到更大的危难当中。
费祎也知道这两个人有什么小人之心,所以最后略施小技就让人斩了魏延。杨仪这个人也很爱嫉妒,最后因为一些小事让费祎上书把杨仪给整死了。
三、费祎让蜀汉延续了三十年
刘备去世以后刘禅继位,但是诸葛亮一直辅佐了他很多年,他却没有一点进取之心。所以很多后人才说,刘婵是一位扶不起的阿斗,不管他的将领,他的军师,他的丞相怎么辅佐他,他都不想再去征伐土地,再去让蜀汉变得更强大。
在这样的统治之下,蜀汉灭亡的命运是一定的。诸葛亮大概也预测到了最后的结局,他尽可能地让自己留下的人能够为蜀汉效率,让蜀汉的命运能够延续的更长久一些。
这一点费祎也做到了,当费祎手中有了权利之后,他知道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应该把那些将领放在什么位置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在蜀国后期的时候他很看重王平,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将领。也正是因为王平管理军队以后,让蜀君能够一直抵御外敌侵略。
虽然没有开拓土地,但也阻止了敌人的外侵。费祎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后边。甚至在面对敌人入侵的时候,他还能够自己披上铠甲征战沙场。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人辅佐在皇帝左右,才让蜀汉的命运延续了三十年。
结语:诸葛亮死后如果没有留下费祎这么一位忠臣,也许在刘禅的统治之下,在魏延和杨仪这种不能够服众的人掌握大权的情况之下,蜀汉可能早就灭亡了。不得不说费祎非常有真才实学,诸葛亮是非常有长远眼光的。在他临终之前居然都还能够为蜀国后面的命运考虑,也不枉曾经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