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灭亡之后,刘禅被带到洛阳,觉得这里挺好,日子过的也开心,渐渐乐不思蜀。既然如此,晋武帝司马炎也不含糊,封刘禅为康乐公,从此刘禅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有人觉得刘禅作为亡国奴还这么开心,简直愚不可及,也有人觉得刘禅这是装傻充愣,真正的大智若愚,所以才让司马炎卸下防备,最后得以善终。
事实上司马炎也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起码怒而杀人不是他的风格。
公元280年,司马炎荡平吴国,吴主孙皓投降,跟当年刘禅一样,按照惯例司马炎得跟孙皓聊聊天。
两人坐定,司马炎说:“我在洛阳,留着这个位置等你很久了!”
孙皓也不客气:“我在南边也给你留了同样的位置。”结果司马炎哈哈大笑一点儿也不生气。这样看来刘禅就算是装傻充愣也是多此一举,徒留笑柄。
天下一统之后,司马炎就开始懈怠了,由励精图治变成贪图享乐,最有名的就是拉羊车。
吴国灭亡之后,司马炎搂草打兔子把吴国的美女都收编了,这样一来后宫的美女就太多了。这样就有了一个大麻烦,司马炎去哪儿睡觉成了一个问题。于是就用羊拉着车去后宫,羊停在哪儿就留在哪个妃子宫里过夜。后宫的妃子们为了得到君王宠幸,就在门口插上柳枝撒上盐水,把羊吸引过来。
很多人提到晋武帝必说这件事,事实上一国的君王这些享乐算的了什么!就像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实在无伤大雅,商纣王之所以成为商纣王也绝不是因为这点事儿。
那西晋为什么统一之后这么快就陷入混乱?主要原因还是司马炎只是中庸之才,不具备开国之君的能力,司马家三代努力把他推到了这个位置,这实在又是一个历史的误会。而接班人又是一个傻儿子,那真是雪上加霜。
大家都知道这个接班人有一句名言“何不食肉糜”,这个笑话被人笑了一千多年。没错,他就是白痴皇帝司马衷。
晋武帝虽然后期贪图享乐,但毕竟是开国之君,再说知子莫若父,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脑子不好吗,为什么最后还是传位给司马衷呢?
在此之前不得不说一个人——贾充。贾充和他家的女人们是司马衷能够继位的重要推手。
贾充是曹魏豫州刺史贾逵的小儿子,小儿子出生,老父亲很高兴,越看越喜欢,“言后当有充闾之庆”,就是这孩子一定能光大门楣,于是起名叫贾充。
但事实恰恰相反,贾充一家后来却几乎惨遭灭门。看来人在过于兴奋的状态下判断往往不准确。
贾充是司马家的头号死党,堪称为“司马之狗”。
狗不是骂人的话,狗首先代表着忠诚,比如冯国璋是“北洋之狗”。另外贾充在司马师时就参与平叛,任事任职可谓“功狗”。
贾充为司马昭干了一件缺德事,就是前文说的曹髦驱车死南郡。
贾充是派手下成济杀的皇帝,杀皇帝那可是罪大恶极,千夫所指,一定要给天下一个交代。司马昭不舍得杀贾充,于是把成济给杀了,弄得成济兄弟站在房顶上骂。
这事贾充办的可缺了大德了,把贾家祖宗的阴德都耗尽了。
但是贾充为司马昭消除了这次危机,那是头功一件。晋武帝司马炎继位,贾充就成了皇帝最信任最亲近的人。
史书上说贾充“雅长法理,有刀笔才”。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是做公务员的一把好手。
实际上贾充制定法律,省官并职,急于农务,也是当时应该做的事情,魏武帝就是终其一生都被把这些事办好。
但是贾充这个人却非常怕老婆,后来的丞相王导与大奸雄桓温一样也怕老婆,可能那个时候开始怕老婆就是一种美德。
无论怕老婆还是爱老婆都无可厚非,但是贾充却是对老婆听之任之,毫无原则。
贾充的老婆叫郭槐,是一个妒妇。能嫉妒到什么份上,不能看见贾充靠近别的女人,看见就得把那个女人弄死。
贾充的儿子有一天被乳母抱着,贾充看见了儿子就过去摸摸小家伙儿的脑袋,郭槐却以为贾充跟乳母有事,就把这个乳母给杀了。小孩儿没了乳母又哭又闹,结果死了。
既然这样,那贾充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但没有。又一次贾充回家看见乳母抱着自己的儿子,贾充又过去摸了摸,结果乳母又被杀,这个儿子因为离不开乳母又死了。
就这样,贾充竟然最后没有儿子。
贾充有一个前妻是李丰的女儿,前文说过李丰因为反对司马师被杀,女儿李氏也被流放,后来晋武帝时朝廷大赦,李丰的女儿就回来了。
可这时贾充已经娶了郭槐怎么办呢?朝廷特许贾充可以有两个夫人,称为左右夫人。但贾充却因为害怕郭槐就没敢接受朝廷的好意,并把李氏安置在外面永不相见。
贾充与李氏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叫贾褒,二女儿叫贾裕。贾褒、贾裕想为母亲李氏恢复名分,苦苦哀求父亲贾充让母亲李氏回来,贾充却无动于衷。之后贾南风做了太子妃,李氏就彻底回不来了,贾褒最后气愤而死。
当时西晋恢复五等爵,贾充被封为鲁国公,贾充死后爵位需要有人继承,自己没有儿子,按照礼法可以过继自己的侄子。但在郭槐的干预下硬是过继了自己的外孙韩谧。
这事就不符合礼法了,有大臣抗议,但晋武帝满不在乎:“外孙也是至亲,继承也行!”虽然是坏规矩,但是晋武帝这个老好人和稀泥,大臣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贾充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因为郭槐死了,爵位也被外姓继承。闹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但还不够,郭槐的两个女儿也不是省事的人。
继承贾充爵位的外孙韩谧,之后改姓贾,叫贾谧,而贾谧的父亲就是四大风流之一的主人公韩寿。
郭槐生了两个女儿,一个是贾南风,就是贾皇后,另一个小女儿叫贾午。
当时韩寿因为工作经常去贾充家里,因此被贾午偷偷看到了,贾午一下子就被“美姿仪,善容止”的韩寿给迷住了。
当时贾午身边有一个丫鬟,正好在韩寿府里待过,于是就让这个丫鬟去给韩寿传话。丫鬟见了韩寿一边说明了自家小姐的心意,一边说小姐多么漂亮。
郭槐的两个女儿应该是长得不好看。当时选贾南风为太子妃时,晋武帝就不同意,说贾家的女儿“丑而短黑”,后来因为杨皇后的坚持贾南风才做了太子妃,可见贾家这两个女儿长什么样。
但丫鬟却说贾午长得“光丽艳逸,端美绝伦”。
韩寿听说之后怦然心动,也有可能是想攀贾家的势力,总之晚上就翻墙进去跟贾午约会去了,从此两人夜夜鸳鸯戏水。
别人没什么觉察,但贾充觉得不对了。最近自己的小女儿红光满面,异于往日,贾充心里有点狐疑。
当时的人喜欢熏香,就是喷香水,贾充当时被皇上赏赐了西域进攻的香,香气熏在身上经久不散,因为这种香很珍贵,贾充就只给了自己的小女儿,但有一天贾充在韩寿身上闻到了这种香,顿时就明白了。
于是询问了自己的女儿贾午,贾午坦诚交代,贾充只好让贾午嫁给了韩寿,之后韩寿便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看看贾家的这些女人,就深深地透着一种破家亡国的气息。刻毒、酷虐、轻浮更是被贾后发扬光大。
贾南风做了皇后,贾家更是地位尊宠,之后贾谧身边围着“金谷二十四友”,就是贾谧的粉丝团,专为为贾家宣传造势,潘安、陆机这样的大才子也在其中。
朝廷俨然成了贾家的,这样一个破家的种子进入朝堂,那亡国也为时不远。
除了贾家,朝廷其他人呢?
要么对贾家阿谀奉承。比如荀勖,就是荀彧的侄孙,在皇帝面前盛赞贾充两个女儿:“充女才色绝世,若纳东宫,必能辅佐君子,有《关雎》后妃之德。”晋武帝说贾充的女儿“丑而短黑”,荀勖却说“才色绝世”,跟贾午的丫鬟一样,一定有拍马屁的成分。
当时一个叫和峤的,时任中书令,而荀勖任中书监。中书监与中书令上朝时同坐一辆车,但刘毅耻与荀勖这样的谄媚之徒为伍,竟不与他同坐一辆车,从此之后中书监与中书令就不再坐同一辆车了。
要么是敢怒不敢言,提到他们是又羞又气。
贾充派成济杀了魏少帝曹髦,贾充的母亲听说后天天追着成济骂,但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才是罪魁祸首。
贾皇后在民间随机宠幸了一个男人,之后就送给了这个男的漂亮衣服。后来这个男的被官府捉拿,官府怀疑他的衣服是偷的,要不然一个穷小子哪来这一身名牌啊!
男人赶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说自己遇到富婆了。大家一听这就是贾南风啊,于是忍不住偷笑。
晋武帝没有开一个好头,满朝又一片阿谀谄媚之风,任由贾后胡作非为。
以此来看,西晋的动乱能怪在司马衷身上吗?
下一篇:元代霁蓝釉瓷器鉴定方法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