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朝统共有十六位皇帝,北京却只有明十三陵。
除了葬在南京的朱元璋、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还缺一位,那就是葬在了北京西山的朱祁钰。
朱祁钰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他和同父异母的哥哥朱祁镇之间的恩恩怨怨更是一言难尽。
故事开始时,他们两兄弟的感情很是不错。一来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朱瞻基只有他们两个儿子;二来他俩年龄只相差了一岁从小就一起玩到大。
靖难之役后,为了防止藩王叛乱,朱棣就曾定下规矩,藩王分封后就不得回京师,可朱祁镇封弟弟为郕王后,一直留他在京师,在去御驾亲征时还命弟弟监国。
两兄弟此时的感情可见一斑。
但任何感情在权利面前都不堪一击。
土木堡之变后,明军精锐尽失。朱祁镇本人也成了俘虏。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防止瓦剌首领也先以英宗相要挟,在京师,在兵部尚书于谦的主持下,朱祁钰被推上皇位。
于谦此时也许根本没有想到以后朱祁镇归来会怎么处理他。
对于皇位,朱祁钰一开始是拒绝的,他甚至在轮椅上看到锦衣卫指挥是马顺被当殿打死时吓得多次逃跑。
可一段时间后,尤其是于谦领导的京师保卫战成功后,朱祁钰逐渐适应了,他已经开始享受端坐龙椅、指定江山的感觉。
甚至在几个月后,在瓦剌说要放归朱祁镇时,他表现得非常抗拒。
直到满朝大臣向其保证会继续拥立他时才作罢。
随后明朝历史上最尴尬的一幕上演了。
这天是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日子。
紫禁城里,安定门外,两兄弟联手为天下百姓上演了一出互相谦让皇位的好戏。
随后朱祁镇就被幽禁于南内,这一关,就是七年。
七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一起金刀案,还有一起太子风波。两件事都给了朱祁钰足够的理由处死自己的哥哥还有已是太子的侄子,可他始终没有这么做。
他只是废掉了侄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他心里怎么想的,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然后就是震惊朝野的“夺门之变”。
朱祁镇“王者归来”。
病榻上的朱祁钰似乎早有遇见,当他知道破门而入的是哥哥朱祁镇后,他的反应是:“哥哥做,好。”
不知他此时有没有后悔当时没有痛下杀手。
因果报应一般,朱祁镇复位后,立即就将朱祁钰幽禁了起来。
可朱祁钰的忍耐力却远不如朱祁镇那般,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
三年前,被他立为太子的独子朱见济也已经夭折。
“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这是朱启镇诏书里形容朱祁钰的原话。
他追谥朱祁钰一个恶毒无比的谥号郕戾王,将其按照亲王礼仪葬至北京西山,捣毁他生前就建造的寿陵,毁掉朱祁钰皇后的灵柩。
故事的结束,朱祁钰就成了唯一一个死后未被葬入十三陵的明朝皇帝。
兄弟两位争斗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性、亲情在权力面前变得扭曲,甚至是血腥。
巧合的是,朱祁钰死后七年,朱祁镇去世,葬入明裕陵。
七年,正是朱祁钰幽闭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