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慈禧,她在晚清的历史上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姓民不聊生,她却在宫中骄奢淫逸,好不快活。晚清的朝堂一片狼籍,内忧外患,绝大部分拜慈禧所赐。
虽然慈禧的身份是西太后,但她却掌握着真正的君主实权,皇帝也只不过是她的提线木偶而已,所以才有了那屈辱般的垂帘听政。
慈禧虽有治国之权,却无治国之才,她的思想十分落后,落后就要被欺负,就要挨打。晚清本来就风雨飘摇,她这么一折腾,更是如病入膏肓一般,不得医治,只能等死。
慈禧还是个极度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她只顾着自己逃难,只顾着保住自己的命,任由八国联军侵略着紫禁城、圆明园。
慈禧一路西逃,逃难路上的日子自然没有在宫中的生活舒适,慈禧每天被人伺候着,精致到手指甲,没想到自己逃难却如此落魄。慈禧这一路上饿了就得去寻常百姓家找吃的,但慈禧一辈子锦衣玉食,寻常百姓吃糠咽菜,她哪儿能吃得下。
慈禧没办法啊,只好拉下老脸来找一些沿途的官员。当然在那个自身难保的年代,官员们个个都是势利眼。慈禧风光的时候,什么好东西都往宫里送,就为了巴结太后,太后落魄了,这些官员们就一个个远离慈禧,连一顿好饭都不曾施舍。
慈禧虽然逃难,但是她手上还是有点权力的,只不过树倒猢狲散,这些官员自身都难保,自然也就刻意不会去管慈禧的死活。除了山西的一户富饶人家,这户人家财大气粗,一气就拿出十万两白银给慈禧,这户人家是何方神圣呢?
这户人家正是乔家大院的乔家,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慈禧在喜悦的同时也对乔家感激不尽,自己这个落难太后能够得到如此的支持,自然铭心刻骨,慈禧也在心中牢记,如果有朝一日能够重返紫禁城,一定好好补偿扶持乔家。
十万两白银,放在乔家真的不算什么。乔家本就是山西的富贾人家,乔家一气拿出这么多钱来就是想要利用慈禧感恩戴德的心理。最重要的是让慈禧能在心里狠狠地记上一笔,以后的好处吃不尽。
事实证明,乔家果然是做生意的奇才,算盘打得叮当响。慈禧回到紫禁城之后,真的想要报答乔家。但无奈的却是大清国库亏空,刚刚赔偿了巨额的赔偿金,早已经强弩之末。当然乔家富可敌国,他们也没打算让慈禧还钱,乔家更是不想要入朝为官,毕竟以当时的清朝来看,进朝当官不止不能够大展宏图,反倒是相当于慢性自杀。
乔家最后还是向慈禧讨了个东西,那就是让慈禧为乔家提了四个大字:福种琅环。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就立于乔家大院的正门上,至今也依然悬挂于此。这便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乔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又有和慈禧的一段佳话,自然成为了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