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无疑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南下,与中原的汉族政权逐鹿天下,战争的同时,也伴随着少数民族百姓的迁移和民族的融合。
北朝至唐朝,一旦中原王朝面对无法应对的叛乱时,都会选择联合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北朝来说,南方的敌国威胁更大,而北方政权的威胁小一些。对于唐朝来说,北方少数民族只注重利益,而不会动摇唐朝的天下。
(一)北朝与南朝
北朝一共经历了五个朝代,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其中,北齐的创建者高欢是汉人,但具备一半的鲜卑族人血统。其余四个国家都是由鲜卑族人创建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他们的国家发生动乱时,想要求救于它国,就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北方少数民族求救,一个是向南朝的国家求助。
但南朝是敌国,一直都有统一北方的愿望,如果向他们求救,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几乎是抱薪救火,等于将自己的江山拱手相送,这是断不可行的。所以只能与北方少数民族联合。因为北方少数民族与自己一样是异族,关系也比较亲密,与自己没有敌意,实力上也不足以完全吞并自己,统一北方,反而更容易帮助自身平息叛乱。
(二)唐代与回鹘
而唐朝则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其统治时期内发生的最大的叛乱就是安禄山、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当时唐朝的国都长安被攻陷,唐玄宗只能向蜀地逃窜。他们也选择了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联合,在回鹘的帮助下,唐王朝平息了叛乱,重新完成了复国。回鹘也在出兵帮助唐朝的同时,抢掠了中原大地,狠狠的捞了一次实惠。
唐朝选择联合北方少数民族,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一点,唐高祖李渊发迹于山西地区,其身上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多年来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好,所以唐朝历来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乱很少,关系都不错。
而且北方游牧民族没有成熟的政治制度,也没有很大的野心,他们想要的仅仅是通过战争掠夺一些金银珠宝和粮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富足,并没有与唐王朝争夺天下的意思。所以,唐朝选择与北方少数民族联合实际上是各取所需,自己能够成功收复江山,重新恢复统治,而回鹘也可以从中原掠夺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双方的联合可谓是双赢。
综上所述,从北朝到唐朝的几百年间,中原地区发生内乱,统治者都会选择与北方少数民族联合。其真正的原因诸多,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素来交好,且他们仅看重利益,没有在领土上扩张的野心,不会威胁中原地区的统治。这样的种种情况加持之下,两方面频频进行联合也就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