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兵败时为何没有勇气自杀反而要被俘受辱?
创始人
2024-11-01 11:04:00
0

原标题:明英宗兵败时为何没有勇气自杀反而要被俘受辱?

土木堡事件,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在这次事件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抓获,数十万明军战死沙场,明朝由此一蹶不振。随后,明朝内部展开了一系列的措施,孙太后果断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避免了大明朝庭受到瓦剌人的要挟。

可以说,此时的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个弃子,那么他为什么不自杀反而要继续在瓦剌那边受辱呢?

孙太后是明英宗生母,一定会尽力保全明英宗的性命

虽然明英宗被俘虏了,但是他深知在明朝之中,还有一个人会千方百计地保住自己的性命,那就是孙太后。

起初明英宗年少登基,张太后(太皇太后)掌管朝政。随后张太后去世,明英宗收回了权力,但是此时的他依旧是一个青涩少年,免不了其母孙太后的帮衬。这也是为何明英宗会如此年轻就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这其中固然有宦官王振的蛊惑,但又何尝不是明英宗自己的想法(渴望建功立业的想法)呢?

因此,孙太后在明朝朝廷中应该是颇有影响力的。这从土木堡之变发生以后,孙太后力排众议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中也能看出。

明英宗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性命。一个人有活着的希望,谁有舍得去死呢?更何况还是个皇帝。

瓦剌不敌明朝大军,因此明英宗是重要筹码,瓦剌不会杀他

有人可能会问,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几十万大军不敌瓦剌,为什么还说瓦剌不敌明朝大军呢?

确实,土木堡之变,明朝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事件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但是土木堡之变失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明英宗的错误指挥上和宦官王振的蛊惑上。

如果论战力,瓦剌万万不是明军的对手。

这是有事实依据的。在土木堡之变以后,瓦剌俘虏了明英宗,本来以为可以借此狮子大开口,像明朝索要不少财报,怎知孙太后当机立断,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并拒绝与瓦剌接触。

这可把瓦剌气坏了,于是瓦剌果断出兵,直逼北京,史称“北京保卫战”。结果却出人意料,在土木堡遭受惨败的明朝军队,在北京保卫战中无比团结,大败瓦剌。瓦剌无奈,只得退走大漠。不仅如此,瓦剌还不得不交出明英宗,以图求和。

瓦剌胜了,可以用明英宗换取大量财富;瓦剌败了,也可用作求和。因此,明英宗对于瓦剌来说,是一个不可杀之人。

结束语

明英宗兵败时为何没有勇气自杀而要被俘受辱?

首先,对于明英宗本人来说,他被瓦剌俘虏之时才二十几岁,正是一个人最辉煌的时候,且他乃是九五至尊,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因此他是万万不会自杀的。

其次,明英宗深知他作为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极重的筹码。只要他活着,就有极大的可能被人营救出去,哪怕如今的皇帝已经不是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庙号代表着帝王死后的一种尊崇,会根据其功绩评定。 在唐朝之前,一个朝代通常只会有七个...
原创 蒙...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幅员辽阔。 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国、花剌子模等国,之后其继承...
原创 袁... 揭秘秦始皇陵:水银江河背后的传奇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谜团,自被发现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世人...
原创 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长征,自1934年10月开始,至193...
原创 毒... 三国乱世,是英雄美人、猛将谋士的舞台。而在中原大地,天下英雄争锋中,有一个人的身影,令人不能忽视。而...
原创 清... 在清朝规定的爵位中,亲王是第一等的爵位,享有朝廷最优等俸禄,以及最高待遇。既然如此特殊,就不是寻常人...
原创 赵... 前言 历史上得位不正的皇帝有很多,但凡说到这个话题必须提起的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了,他当年是通过...
原创 古... 水晶,一种晶莹剔透、硬度极高的宝石,早在古代就被人类发现并加以运用。然而,在古人眼中,水晶不仅是一种...
原创 荆... “中国仅有,天下第一” 的楚国王陵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的张场村,距离历史...
原创 只... 中国古代直诉制度在专制社会的实施和运行为含有冤屈而诉讼无门的人提供了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为疏导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