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活半百人生,办两件大事,他是清末民初的一流人才
创始人
2025-08-01 17:03:35
0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说起

唐国安(1858~1913)

,不能不提

容闳(1828~1912)

,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留美学生。

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利益

——容闳《西学东渐记》

正是容闳和曾国藩谈及了“西学中用”的思想,并且提出洋务运动固然很重要,但

人才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清末的中国

,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太多,在各个领域都急缺人才,于是,容闳提出了在当时颇为新颖的人才培养计划——留美学童计划,得到了

曾国藩的支持。

自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留美学童,一共是120名。

唐国安

就在这些学童中间

他是广东香山县鸡山村人(现珠海唐家湾)。

55岁是他一生的岁月,但他却兢兢业业地办好了两件大事,福泽后人。

远渡重洋

唐国安,

叔父唐廷枢的推荐下,入选留美学童,排名第36位。

1873年,他与第二批学童一起赴美留学,作别故土,远渡重洋。

最初的6年,唐国安在哈特福德市新不列颠中学学习,成绩优异;1880年,他考入耶鲁大学法律系,然而就一年多后,清政府取消了留美学童计划,1881年,将所有在美学童召回,唐国安的海外学业就此中断。

留美学童计划时长原定15年,参考今天的学制,应该是留足了时间,使学童们可以读完中学+本硕,可惜在项目的第9年就夭折了。

若按原计划,学成归来的人,是会被委以重任的,但谁知世事难料,被召回学童的未来之路,似乎变得茫然。

真正卓越的人,终究会成为历史星河之中闪亮的光。

#人才#

高光的演讲

1881年被召回,唐国安已经23岁,此后,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出路。

他先是被分配到天津医学馆学医,但从法律专业跳转到医学,与初衷相去甚远,于是借故返乡伴母,没再继续医学研究;之后做了旗昌洋行的翻译,又在开平煤矿、京奉铁路做基层,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前身书院任教,

再后来到上海《南方报》求职,当了编辑,同期,结识了好友颜惠庆,两人联手办起了该报的英文版,写社论,评时局,意气风发地宣传进步思想。

唐、颜最为默契之处还是两人都强烈地反对鸦片。

在当时的广东民间,流传着一首抵制鸦片的歌谣,述说着鸦片致民贫弱的危害:

鸦片是土,吃久糊涂;

亩仔无顾,亲戚断路;

今日无涂,千艰万苦;

明日无涂,大仰难度;

后日再无涂,一命呜呼。

1907年的唐国安已近半百,但仍称不上功成名就,在唐绍仪推荐下,他出任了外务部司员,1908年,开始以翻译的身份,参加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

唐国安和颜惠庆,共有一位反对鸦片的国际盟友,就是美国住菲律宾主教勃伦脱,也是举办国际禁烟大会的重要倡议者。

经过多方多年的默默努力,中美联合举办国际禁烟大会的事儿终于成形了。

1909年2月,万国禁烟大会在上海外滩召开,中、美、英、法、俄、德等十三个国家41位代表参会,唐国安以中国代表团专员代表的身份与会。

那一年,唐国安虽已年过半百,仍然兢兢业业地尽责,承接了会议中的大量工作,负责报告、回答提问、主持讨论、演讲等重要任务。

禁烟事大,关乎多国的利益纷争,能在会上形成共识的禁烟议案,中间环节势必曲折复杂。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唐国安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他以一篇8000字的

英文演讲

,从道德问题和经济问题两个方面阐述禁烟见解,逻辑严谨、缜密透彻地论证了多国联合禁烟运动的势在必行;凭借着深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流利的英文,讲清楚了禁烟这件务必引起国际关注的大事。

在会议最后一天的陈词中,唐国安儒雅而不失份量地表述:“我们总不可忘记,有一项法则高于所有人类的法则,这项法则比所有的经济法则伟大,这项法则甚至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那就是永恒的上天的法则,这项法则按孔子的说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耶稣基督的说法是‘你应该爱你的邻人,像爱你自己一样!”

《字林西报》发表了唐国安的演讲全稿,称之为“一份杰出的、逻辑性很强的报告”;《申报》评价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演讲”,史学界认为这是“中国禁毒史上的经典文献”。

呕心沥血办教育

梁诚(1864~1917),也是早年清政府派出的120位留美学童之一。

1904年,任驻美公使(三品卿衔)的梁诚,与当年一同赴美的几位同学联合,就“庚子赔款”的归还和使用问题,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展开谈判。唐绍仪和唐国安以外务部官员身份参与商谈,对于此事,唐国安更是殚精竭虑地投入。

同在1908年,也就是唐国安的事业有所转机的那一年,中美就退还部分庚款的事项达成协议,约定好从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选派100名留学生,第5年后,每年不少于50名,持续32年,退还部分的款项,用以支持每年的留学事务和人才费用开支。

为了落实庚款留美工作,晚清外务部和学部联合组建了游美学务处,任命了一总二会三位管理者,周自齐兼任总办,学部的范濂源兼会办,唐国安任全职会办。

唐国安后来在游美学务处之下,设立了两个子部门,一个负责签证出行等事务,一个负责留学生的择校、学业、费用管理等,架构职责清晰明确,并于1909年送出了第一批留美学生。

与此同时,外务部也在推进游美肄业馆的筹办,馆址选在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唐国安被提名指派筹备此事。1911年,外、学二部同奏,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周自齐为学堂监督,范濂源、唐国安为副监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华学堂办学款被袁世凯挪去军用,11月学堂关闭,管理层们纷纷离职。

危局中,众人各有投奔,但唐国安始终固守初衷,并没有放弃心中梦想和责任,他张罗着组建起校卫队,自购枪支,守护动荡时期的清华学堂及其财产安全,默默等候着,坚信教育之路来日方长。

1912年5月,民国政府采纳了唐国安的教育管理建议,恢复了清华学堂,同时取消了游美学务处,将其下职能迁移至清华学堂。同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唐国安成为了实至名归的第一任清华校长。

1913年8月,唐国安因心脏病病故于家中,这位清末民初的外交家、教育家,虽仅仅度过了半百人生,却也为后人留下了两项辉煌。

任何时代的精英,都承载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责任,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踏着时势与机遇铺好的路径笃定前行,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总能建造出不凡的成就,成为汇入历史星河中的闪亮。

如果当下的你,也在将近半百人生处徘徊,也当知此处并不孤单,来日方长。

#大龄职场#

#历史真相官#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堰新发现4处史前遗址 湖北日报讯 (记者余宽宏、通讯员罗毅、吴世平、姜谷平)长期以来,十堰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长廊”,最近...
开屏时光机|昆明人的“拓东记忆... 开篇语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份报纸都是历史的注脚。1980年创刊于春城昆明的《春城晚报》,已经和云岭...
原创 楚... 刘邦的最后得天下主要有这三个原因:一副“厚脸皮”的架势无人能比;以侠义之心,加上“厚脸皮”的能力恰当...
一支探寻古丝路文明的联合考古队... 本报记者 任姗姗 赵偲汝 今年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正式开馆。众多展陈中,一幅照片吸引人...
原创 溥... 1644年,清军入关之时,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制要求汉人剃发易服。清朝一代男...
原创 曹...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的,人们对于三国这段历史也有较多的了解,而其中一支势力更是受到了人们的...
原创 宁... 面对利益要懂得适当的取舍,一味的取,那么只能是在平淡无奇,甚至浑浑噩噩的现实中结束自己,但是如果取舍...
原创 非... 对于非洲这起“1746 名村民在家中暴毙”事件,可以从科学和其他角度综合来看: 1. **科学角度的...
原创 他... 大家一定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吧,是中国第一本历史的章回体的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之间...
原创 世... #历史开讲# 末代新尼德兰总督史岱文森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改写新尼德兰命运的并非来自印第安部落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