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南方地区还在明朝控制之下,那崇祯帝为何没有南迁呢?有后人会说,这是崇祯帝作为亡国之君,君王定要与社稷并存亡的风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崇祯帝也是考虑过南迁的。当1642年清军从黄崖口入关时,他便已经开始考虑了,再后来李自成部队打到山西时,他甚至还专门派了翰林学士李明瑞,去提前部署南迁事宜,那么话说回来,他为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南迁呢?
要知道如果他选择南迁,可是要比后来的南明好太多了。
毕竟当时南明之所以覆灭,很大原因就是在于当时的南明,没有一个公认的合法统治者,于是它自建立那天起,内部便如一盘散沙一样,不同的派系之间纷争不断,因而这样的朝廷,自然成不了气候。所以如果迁都的是崇祯,那结果自然可能会不一样,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也让崇祯犹豫不决。
首先当时南方的情况,其实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当时的南方,也已经开始爆发农民起义,因而如果崇祯南迁过去,他受到的威胁同样不会减少,而且当时驻守南方的明朝将领,看着大明国运日渐衰微,心里也都有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不想再为垂死的明朝效力。
甚至有的在南方经营多年,他们都早已经成了军阀,因此如果崇祯南迁,很可能会让他们丧失很多权力,所以他们心里根本不会欢迎崇祯,因而也难保不会发生弑君的冲动之举。
其次很多朝廷官员,也都不愿意南迁。
因为那时的明朝政治腐败严重,很多官员都在北方积累了很多财富和资源,如果南迁便意味着他们将一无所有。
另外有些曾经得罪过南方官员,他们也担心到了南方后,会遭到报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骨气的官员,认为明朝已经大势已去,早就等着开门投降,迎接新领导了,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谁给的饭都是饭,吃着都是一样香。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或许崇祯真的还是有些骨气在的,毕竟明朝的老祖宗们,哪个不是铁骨铮铮,此处请忽略朱祁镇。因而或许从他内心深处,或许他也不愿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