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规定五种人不能考科举,祸及子孙,考科举非常难吗?
创始人
2025-08-01 09:02:20
0

从封建王朝诞生一来,进入朝廷做官都是读书人的向往。在科举制度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想要进入朝廷做官,只能靠月旦评,或者是别人的举荐。隋朝时期科举被发明,可惜的都是在这个朝代,科举并没有完全的落时。

直到到了唐朝武周时期,武则天的登基才将科举制度正式应用起来,后来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时期。古代的金榜题名是作为人生四大乐事之一的,由此可见古人对科举的重视程度。那么古代的时候,什么样的人不能够参加科举呢?

总的来说,有五种人是不能够参加科举的,这就意味着这些人与仕途无缘。在清朝时期,有五种人是不能够参加科举的,即使是他们的子孙也不能参加。这就很让人震惊了,作为古代读书人唯一出人头地的方式,科举要是没了,读书人就没有了走入仕途的机会。清朝时期有以下五种人不能参与科举。

分别是冷籍,就是说三代以上没有中举的不能参加;府衙杂役子孙,这些人的子孙要避嫌,就是在衙门当差却无功名之人的子孙;从事乐艺人的子孙,简单说就是戏子的后代;丐户、疍户的子孙,这些人就是常年生活在陆地和海上小商贩的后代;奴隶子孙,历朝历代中,奴隶的身份都是最下等的,因此他们是不具备参加科举的资格。

历史上说朱元璋是历朝历代皇帝中出身最低的,其实并不是,朱元璋做过乞丐,可历史上有一个叫石勒的人出身比朱元璋还低,石勒就是奴隶出身。石勒最终通过常年的征战建立了后赵。

那么清朝是如何把握这些人的子孙不偷偷参加科举呢?清朝建立了两国制度,第一是考生只能在籍贯所在地,参加童生试。其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参加科举必须有秀才的担保。秀才是已经考中功名的人,没有这种人担保是不能够参与科举的。

没有哪一个秀才会拿自己的功名开玩笑。要知道古人读书一辈子,为的就是考取功名,能够走上仕途之路,造福于民。假如因为后人科举把自己的功名弄没,恐怕不是秀才愿意做的。如果有隐瞒的情况,一起参加考试的学子,也要遭殃。

那么清朝考科举的难度如何呢?科举的难度,更是惊人。如果说现代高考是走独木桥,那么清代科举就是有钢丝绳。史书记载,清朝参与童生考试的有上百人,可是走到省一级的殿试就只有寥寥数人了。

秀才有资格参加县学或者府学的生员,他们取得这个身份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有三级,能够走到这里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要知道整个清朝只有114位状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头条创作挑战赛# 西汉王朝是一个明君辈出的大一统王朝,200多年的时间里,明君就有7位,占皇帝总数...
原创 最... 这是一个被严重丑化的帝王形象,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皇,自纣王之后,帝王自称天子,再也没有与天齐平...
原创 吕... 在今天,一位自立自强的女性,总是能赢得许多的尊重,在民国时期,也是如此。在那个新旧思潮相互影响的时代...
原创 郑... 麒麟的传说在我国古代流传甚广,人们称它为带来吉祥的祥瑞之兽。有些皇帝更是认为麒麟的出现可以给国家带来...
原创 亡...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孙俪娘娘主演的《芈月传》,有一集是这样的:功成名就还依旧大权在握、上了年纪但还是好...
原创 左... #头条创作挑战赛# 左宗棠,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
原创 中... 1904年,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还剩最后一口气。这一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了彰显自己的恩泽,也是为了...
原创 张... 三国时期的历史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故事,其中的桃园三结义一直流传至今,被人们称作著作里的经...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分别...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卫青出征漠南匈奴。 霍去病初战...
原创 新... 春节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是存在文化意义和民族象征的,虽然现在来讲,城市里的春节和各个节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