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还剩最后一口气。这一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了彰显自己的恩泽,也是为了再挑选出一些人才来给清廷续命,她举办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并由自己钦点状元。
经过层层选拔,几名状元候选人的试卷按照名次顺序被送上了慈禧的案台。只见
慈禧翻开最上面的一张,气得差点喘不上气。再翻阅一份,脸色更加难看了。到了第三份,终于眼前一亮,状元郎就是他了!
被慈禧钦点的这位状元郎,正是刘春霖。而他万万想不到,被选中的原因并不是他的文采排在第一位,而是他的名字,春霖春霖,这给焦头烂额的慈禧带去一丝期盼。
照实说刘春霖的名字确实取得不错,“熬过寒冬,春天来了”,又“久旱逢甘霖“”,好似寓意清廷真的会起死回生一样。但是原本的状元和榜眼又取了啥名字让慈禧这么讨厌呢?
原来第一张卷子的主人名叫朱汝珍,其实名字也还算儒雅。但是不巧的是他是
广东人。广东人怎么了?原来慈禧是想起来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她恨得牙根痒痒的人,都是来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是出叛逆的地方。朱汝珍当然就不招她待见了。
再一个,“朱”与“诛”同音,这个字就已经让慈禧感到不吉利了,而“珍”更是让慈禧想起来那个被她推入井中活活溺死的珍妃,“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急忙考卷扔到一边,也不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就拿起第二张卷子研究起来。
第二张卷子的主人金梁也是个倒霉蛋,他的名字没有问题,可是在文章中间写了“痛哭”二字,这一点又让特别讲究忌讳的慈禧不高兴了,清廷虽说已是危机重重毕竟还没有亡国,她老佛爷今年是过70大寿又不是要死了,你“痛哭”个什么劲,太不吉利了,下一个。
当慈禧拿到第三份试卷时,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这张试卷上字迹娟秀端庄,让人赏心悦目,先就有了好感,再看文章更觉得文采斐然,赞不绝口。
再看应试者的名字,更是喜上加喜。“春霖”二字有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恰好这一年又逢大旱,正盼一场春雨。最后又看到刘春霖籍贯“肃宁”,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来讲,肃静安宁的寓意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哪哪都让慈禧喜欢的不得了的刘春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
当上状元的刘春霖被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他还被派往日本留学。然而学成归来,还没等刘春霖报效朝廷,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没多久,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廷便土崩瓦解了。
后来,刘春霖在中华民国担任过一些官职,在袁世凯篡取革命果实之后,他还试图协助袁恢复帝制,但是因为举国声讨,这一愿望并没有得以实现。袁世凯死后,
刘春霖便辞官隐居,回家专心研究起了学问,再也不问世事。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派郑孝胥来邀请刘春霖去做官,被他义正严辞的拒绝了,并坦言道“誓死不做亡国奴”,日本人不甘心,后来又多次派人来劝说他,可是都被他赶出了家门。最后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为了泄愤,竟派人抄了刘春霖的家,即使是这样,这位有骨气的状元也没有向日本人低下头颅。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守住了气节,维护了文人的尊严,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