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
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一年后,鲁定公升他为司空,负责建筑工程,后来又升他为司寇,负责司法和治安。
秦国百姓都感受到了他的好处,路不拾遗,山贼无贼,百姓富可敌国。但苏秦在齐国被刺客刺杀。
齐王为了捉拿刺客,特意贴出告示,说苏秦是叛徒,刺杀苏秦者赏金一千两。这件事当时在文人墨客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他说:“君有大过,则谏之,不听则易位。”这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贤人。
在苏秦看来,战国之王的统治,不是为了惩罚百姓,也不是为了征召诸侯,而是为了统一中国。
《战国策》曰: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在苏秦之策之下。又曰:“朝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无人能抗。
他还引用过汉代刘向《说苑·政理》中的一句话,“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
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围观的百姓中有人哭了起来,但谁也不敢毁了他的忠心,不敢上前。
上一次被处死的七百人中,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而这一次,这些人都是秦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他们倒得比他更惨,因为他们的官职比他高,地位越高,摔下来的声音就越大,摔得越重,摔得越疼。
他死了之后,全世界都为之痛哭:这么傻,这么好,地位这么高的人,大概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天下大乱,中山王以复仇之名,除掉奸细,为防消息走漏,给奸贼可乘之机,凡见此诏者,必以死谢罪。
齐桓公听得一头雾水,鲁国的无耻行径,他们不去讨伐,反而按照他们说的去做?
那些编造谎言的人都是傻瓜,他们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把他们绞死呢?
如果说齐国得罪了项梁,那还好说,得罪了楚国,得罪了楚怀王,那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