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唐朝灭亡后,中国便陷入了五代十国以及辽宋对峙的分裂时期,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了不少英雄豪杰,不过在宋朝时的英雄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和为贵,为什么在宋朝时会有那么多武将选择以和为贵呢?主要也是因为宋朝自身的问题,因为宋朝刚刚成立时,中原还没有统一,所以主力都放在了对中原的南征北战中,因此对于辽的征战自然也就有所放松,所以在辽国有争议的领土上,宋朝也往往是以和为贵。
不过在北宋说到以和为贵的将领中,就不得不提到今天要说的这一位,他就是何灌,在屡次与辽国和西夏交手后,虽然都互有胜负,但后来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了,这也就让不少人质疑何灌的实力,那么何灌的实力究竟几何呢?
一、何灌的实力究竟几何
对于何灌的实力究竟几何呢?据南宋的笔记记载,何灌是武举出身,并且拳脚功夫也很厉害,所以备受北宋朝廷的重用,另外何灌最为擅长的就是弓箭,可以说是一名箭术专家。在北宋举行的禁军比武大赛上,何灌在箭术上的发挥尤为突出,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所以他的表现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特令他前往去镇守边关,由此他便来到与西夏和辽国交界的地方。
在边境上由于对峙的关系所以各自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可以说北宋,西夏和辽国的鼎立就犹如当年的三国鼎立一样,虽然谁也无法灭掉谁,但是各自对野心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辽国,对北宋更是虎视眈眈,于是在边境的对峙中就有所体现,但是在何灌驻防的这些年终究还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可见何灌还是非常有手段。
二、精准射杀震惊敌军
在何灌的驻地附近不仅有辽国的部队,也有西夏的部队,所以在何灌在例行巡逻时不仅可能与辽国对部队撞上,也有可能与西夏的部队撞上,所以这就造成了何灌屡屡与潜在的敌军擦肩而过。于是在一次何灌手下的部队在例行巡逻时,就与西夏的部队撞上了,西夏的巡逻部队见宋军仅有一小队人马,于是便对宋军杀了过去,希望就此占点便宜,可是就在追击宋军时,何灌在宋军的防御阵地中出现,为了给这一支返回的宋军小队解围,何灌用上了自己的必杀技,使用弓箭进行远程射杀。
不久,何灌利用弓箭迅速射杀了多名西夏士兵,给这些西夏士兵一个下马威,只见何灌放出的箭直接穿过第一名士兵的盔甲,并射中了第二个人,可见他箭法之精准。西夏士兵一见何灌有着如此精准的箭法瞬间就识相了,赶紧依数撤回到了边境的西夏一侧。虽然这是在边境上的例行巡逻,可是他的表现还是传回了宋朝国内。
三、辽军的试探成了心中的警示
在进行边防巡逻中,何灌以精准箭法射杀西夏准击士兵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宋徽宗耳朵里,不久宋徽宋就将大片宋辽边境的边防任务交给了他。虽然之前也与辽军交过手,可是毕竟都是小打小闹,如今辽国边境较长,面对的可能就是辽军的主力了,然而何灌这么想,辽军也是这么想,得知何灌箭法了得,辽军也想去见识一下,于是就想找了机会较量了一下。
为了见识一下何灌的箭法,辽军也是在边境上包围了过来,聚集到了何灌的这支巡逻队伍中,为了见识何灌的箭法,于是辽军就要求何灌表演一次。不过等何灌开弓射箭时,每一次箭都射在了辽军身后都悬崖上,于是顿时有人大笑何灌箭法法太臭,只不过是糊弄人的,可是后来仔细一想,这些箭都是擦过辽军的头皮稳稳地扎在了石头里,可见要不是何灌手下留情,估计整个辽军小队早就上西天去了,这无疑就是给了辽军心中一个警示。
四、小结:
何灌虽然是武举出身,并且箭法也了得,可是他从不张扬,面对敌人,也是以和为贵,虽然在面对西夏追击宋朝巡逻小队时真正动了武,并且展示了精准的箭法,可是那也是无可奈何之时。在与辽军会面时,他在再次展现箭法,让辽军意识到何灌并不好惹,这才换得了宋朝与辽国边境的百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