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三眼花翎代表了什么?被赐三眼花翎的都是些什么人?
创始人
2025-08-01 00:01:59
0

首先三眼花翎在整个清朝并非只有七个人获得。清初年间,贝子和固伦额附(皇后所生的女儿的丈夫)都可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而到了乾隆年间,凡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固伦额附也都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所以说真正拥有三眼花翎的人可不在少数,远非七人。

但是清朝除显贵的皇族外,作为满清的大臣们被赏赐三眼花翎的的确只有七人。这七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

花翎是清朝官员和贵族独有的冠饰,是有孔雀翎制作而成,主要分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在清朝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护军营的各统领和参领可佩戴单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及和硕额驸这些爵位的获得者可有资格佩戴双眼花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固伦额附可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但是需要注意除了和硕额驸和固伦额附这两个身份是一旦拥有就可佩戴花翎的,其余的镇国公、辅国公、亲王和郡王等这些爵位仅仅只是有资格佩戴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不过如果想真正的佩戴花翎,他们必须在十岁的时候经过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可佩戴对应的花翎。

可以说花翎对于满清来说就是王公贵族特有的身份象征,它代表的是地位和身份。在乾隆之前五品以上的可佩戴单眼花翎的非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这上三旗的人莫属,而且必须是皇家禁卫军中人,而双眼和三眼花翎更是非辅国公以上爵位的皇族中人不可得,可以说在满清花翎的词语是较为严格的,单眼花翎的获取条件非皇帝亲领的上三旗中人不可得,而且还得是满清皇家禁卫军的人才可以,而双眼和三眼花翎更是需要辅国公、辅国公和亲王等这些爵位的拥有者经过骑、射考试才能佩戴。

虽然自道光年间,因第一次鸦片战争需要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满清开始有了“捐翎”的制度,在当时满清官员们花费7000两白银就可获得佩戴花翎的资格,且道光一朝的花翎的赏赐范围也被逐渐扩大,只有皇帝认为他有功即可得到花翎的佩戴资格,比如在道光时期,一个向朝廷汇报张格尔叛乱被平定的报捷士兵就被开心的道光赐予佩戴花翎。不过虽然说在道光帝花翎的赏赐已经开始逐渐泛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泛滥的花翎仅仅只是单眼花翎,而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满清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滥封过,即使满清的国库如何的空虚,朝廷有多么的腐败,终清一朝被赏赐双眼花翎的只有二十余人,而三眼花翎更是只有七人,可想而知满清皇帝对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的赏赐是多么的严谨,也是多么的看重。

当然三眼花翎本身并不是什么珍贵的稀罕物。它之所以让人觉得它很重要,其实是因为终清一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里除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固伦额等显贵皇族外佩戴三眼花翎外,只有七位大臣可佩戴三眼花翎,所以就这样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三眼花翎才会会显得如此的珍贵。但是说实话,这是满清“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事物会被王朝的皇帝“故意”弄的很稀少,比如明朝是蟒服,而清朝就是三眼花翎。只有这样当一些“劳苦功高”的功臣们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下,皇帝才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赏赐的情况出现,等到那个时候皇帝就可以把这些“极其稀少”的东西赏赐给功臣,这样既能让功臣们感受到皇恩浩荡,又不会让皇帝封无可封,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作为领导者总是需要留下一点“存货”来赏赐那些功劳特别巨大的功臣们,而怎样才能让这些功臣们感恩戴德呢?当然就是用一些看似特别稀少的东西来赏赐功臣啦,毕竟99.99%的人都没有的东西,只有你才有你说你开心不?那么作为清朝只有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等这些满清金字塔尖上的人物才能佩戴的三眼花翎,如果把它送给满清的臣子们佩戴,你说那些臣子们会怎样?当然就是只剩下感激涕零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培育钻石板块8月1日跌0.17... 证券之星消息,8月1日培育钻石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7%,中兵红箭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55...
毕节威宁:花果山上种茶树 花果... 7月29日午时,烈日炎炎。威宁自治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站办公室里,高级工程师宁选争坐不住了:“油茶...
原创 原...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末代皇帝溥仪》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如果能够重来一...
原创 大... 当阳光落在古老的陵墓上,石狮子似乎在盈盈细语:他们来了,他们又来了。 他们,就是清东陵的守陵人。 历...
原创 赵... #头条创作挑战赛#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恩威并施,平定天下。 虽然幽云...
原创 巴... 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国民性格和生活习俗,比如高纬度地区的人就是爱喝酒,热带地区的人就是能歌善舞...
原创 征... 成吉思汗,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称他为“一代天骄”,西方媒体曾评价他“千年...
原创 朱...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面对少年天子、侄子朱允炆步步紧逼的削藩之举,朱棣为了避免重蹈周、代、岷、...
原创 荀... 一部《三国演义》,浓缩的是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三国史。它之所以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因为其中将身处...
原创 英... 英国的制度是君主立宪制度。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产阶级的力量没有强大到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