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末代皇帝溥仪》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也许溥仪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放弃自己的贵族身份,或者在去东北的那决定性的瞬间,放弃这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么也许他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也许他能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虽然平平凡凡过一生,但是起码也可以善始善终。
然而,历史从来不容分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似乎已经被注定,无法改写。就像溥仪一样,他的大半生都是在砧板上面,任人鱼肉,他根本无话语权,也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如同是一个拉线木偶一般只能够随着别人的方向行动,这一生真的是可悲可叹。
在溥仪出生的时候,大清就已经濒临灭亡。不管记忆有多么深刻,他最终还是要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正是因为太后的一个仓促的决定,让他一生都在被控制当中度过。
当他坐在龙椅上面的时候,有名无实,背后只能够听从太后的指令。当他从龙椅上面被赶下来的时候,却也肩负着所谓的光复清朝的责任。如果那个时候他不是被光复这个名词所迷惑的话,或者说他不再对大清留有半点希望的话,也许他就不会投靠日本人。
因为日本人告诉他,只要他跟着他们,就可以给他提供光复清朝的资源,如此充满诱惑力的条件,让这个没落的皇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尊严,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在那个严酷的岁月里面,溥仪一直都生活在日本人的影子里面,从来没有自我。
本来想着可以跟日本人回到岛国去,却没想到中间竟然被苏联捉去当了俘虏。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牢狱改造之刑罚之后,最终得以重见天日,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市民。那个时候的溥仪,已经是经历了风雨沧桑,岁月给他太多太多的磨难,也许他已经回忆不起自己曾经活过。不管是他的家人,还是自己的婚姻,都已经离自己远远的,再也无法触碰。
有的人说为什么他不反抗呢?他其实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也许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也许溥仪是不敢,也无可奈何。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在他临死之前,他竟然大胆的提出了一个要求,令众人都没有想到。那就是他希望自己可以被安葬在光绪皇帝的墓旁边,而最终他的这个遗愿达成了,算是死得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