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仁宗太后垂帘听政。刘随据礼抗争被贬蜀郡,人称“水晶灯笼”
创始人
2025-07-31 21:32:37
0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刘随从小就非常的正直。长大之后当了官,也非常的清廉,从来不贪赃枉法。对那些贪赃枉法、收受贿赂之事很是深恶痛绝。

后来刘随升为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属于谏官一类。在这个职务上,只要是看到哪个官员徇私舞弊,胆贪赃枉法,他一定向朝廷弹劾。有一次江淮发运使钟离瑾买了一堆奇花怪石,就是花石纲。这些东西光装船就装了数十艘,用来贿赂宫中宦官、禁卫军的将领以及宫外的权贵。这件事儿被刘随知道了,向朝廷参奏一本,弹劾这位钟离瑾。

刘随不仅弹劾钟离瑾,连当时的宰相丁谓、王钦若这样的重臣都被刘随弹劾过,可以说这刘随是当时伟大的一位人民检察官。丁谓就是典故“眼中丁”、“溜须宰相”中的主角,巴结宋仁宗有句名言:莺惊凤撵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王钦若更猛,死后诏命在茅山为自己塑神像,列位仙官。

刘随行得正走得端,干什么都特别讲规矩,后来宋仁宗继位,仁宗继位的时候年仅13岁,还不能亲政。皇太后刘氏刘太后代为执政,就是垂帘听政。实权掌握在刘太后手里,谁敢不听从刘太后的?于是官员有什么国家大事都纷纷向刘太后去禀告。唯独刘随认为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刘太后只不过是在皇帝年幼之时垂帘听政,现在皇帝大了太后就得退居二线,皇帝才是朝廷代表。这个汇报程序必须先向皇帝禀告,然后再向太后禀报。程序不能乱,纲常不能乱,刘随就特别坚持这个,从来不先向太后禀报。刘太后一气之下,就把刘随贬到了蜀郡。

刘随到蜀郡后脾气秉性没有改,仍然是一个耿直的脾气。在成都做成都通判时,刘随做事严明通达,敏锐敢行、光明磊落、敞开光明的心扉对待老百姓。所以蜀地老百姓就给他送了个外号,叫他“水晶灯笼”。灯笼,内心是光明的。水晶做的,这光明还往外透着,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里面什么样人家外面就什么样,表里如一。

所以“水晶灯笼”这个典故,后人就用来形容表里如一,有什么说什么的人。现在也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董... 董卓是个人精,深通政治,久居高位,为何董卓还如此喜爱他? 第一、董卓不是人精,他并不懂政治,没有任何...
原创 蜀... 众所周知法正是刘备的首席谋士,在取益州、图汉中的战役中居功至伟,那么蜀汉第一谋士法正为什么会对襄阳之...
原创 民... 在晚清的洋务运动中,购买、仿制西式枪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不过因为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和各地督抚在购...
原创 蔡... 1916年末,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但很多人都劝蔡元培不要去任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当时的北大虽...
原创 明... 明朝谋士刘伯温究竟有多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优秀杰出的人物,如赵匡胤,岳飞,朱元璋等。而刘...
原创 刘... 说起刘禅,可能我们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说“刘禅”还没有“阿斗”出名,那么你真的...
原创 鹰... 新中国建立后,我党对国民党一批战犯进行改造,北京德胜门外的监狱功德林,就是这些高级将领们改造的地方。...
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日本 江 静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年)在华传教期间曾绘制世界地图数幅,其中流...
原创 刘... #头条中国史#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不久后便御驾亲征,发动了对吴的战争。其结局就是刘备大败...
原创 不...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天下共主的地位变成了一个天下诸侯共同尊从的象征意义,分封制的弊端,诸侯的崛起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