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为何?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博弈
创始人
2025-08-01 17:32:46
0

#头条中国史#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不久后便御驾亲征,发动了对吴的战争。其结局就是刘备大败,精锐尽丧。至此,蜀汉仅凭益州之地再难有所作为。

夷陵战局一直都是大家重点讨论的话题。而大家探讨的方向一直都侧重于军事领域,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今天我们从政治领域来探讨一下,夷陵之战到底该不该打!能不能打!刘备的决策又是否正确?

刘备集团在经历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后,损失非常严重,而刘备在进帝位之后仅三个月就发动了对吴的战争,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仓促的。当然,刘备原本也不打算打持久战,因为刘备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出于政治考虑。

刘备集团内部一共由四大政治派系组成:原从派系、荆州派系、东州派系、益州派系。

原从派系和荆州派系是主战派,也是刘备的心腹。东州派系和益州派系则是利益派,东州、益州派系在益州之战时虽为刘备助力不少,但他们也是企图通过更换益州之主来博取更大的权益,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理想和追求,一心只为利益。

随着荆州的丢失,原从、荆州两大派系文武的损失,刘备为稳固集团在益州的统治,选择了称帝和伐吴。

称帝是为了宣示正统,下放更多、更大的权益给下面,是为拉拢权益派的人心。

称帝是为了施恩,伐吴则是为了立威。

如果不打这一仗,刘备很难平复原从、荆州两大主战派系的人心。

都说诸葛亮曾极力反对刘备伐吴,那只是演义小说。据史料记载,赵云确实曾力劝,却没有诸葛亮劝谏的记载。夺回荆州,两线北上也是诸葛亮制定的战略规划,加上思乡情节,诸葛亮确实没有反对出兵的理由。

所以刘备伐吴主要还是政治操作,为了平复主战派的人心。

上面我们说了,刘备伐吴的准备并不充分,而刘备也并没打算打持久战,从交战初期我们可以看出。

战斗打响后,刘备很迅速地就拿下了东吴门户秭归,按理说此时应该乘胜进军,不给东吴喘息的机会,然而刘备却在秭归盘旋半年之久。

这是为何?

拿下秭归,刘备扬名立威的政治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然后他只需要用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孙权割地求和,哪怕孙权只割让出一点点地方,能够让蜀军出川有个跳板就够了。

这样一来,刘备既能给主战派一个交代,又不需要给权益派太大的战争负担,同时还不影响两线北伐的战略思想。

刘备的考虑十分俱全,各方面也都处理得不错。

只可惜,他小看了孙权。

在秭归丢失,门户大开的时候,孙权确实认怂了,也派使者提出了和解,却唯独不提割地一事。孙权的求和其实就是缓兵之计,暗地里已经开始准备迎战蜀军了。

而且东吴使者诸葛瑾还从舆论出发,谴责刘备破坏联盟关系,不顾大局。这把刘备给气坏了,本来携大胜之势的蜀军完全可以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一搞,刘备延误了战机,还失了理据。

刘备的心态被孙权搞崩了,也正是如此,才有后面一系列的鬼神操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儋州市东坡桄榔庵纪念馆举行揭牌... 海南日报特约记者 吴文生 摄 11月17日,儋州市中和镇东坡桄榔庵纪念馆举行揭牌仪式。据了解,宋绍圣...
感受三晋风韵 品读锦绣龙城(你... 北齐贵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瓷梅瓶。 春秋时期赵卿墓车马坑。  太原市博物馆...
原创 戴... 一、戴高乐的国际战略 欧洲共同在整个六十年代经历了最为动荡的时期。戴高乐重返政坛后,对欧洲共同体现存...
原创 极... 引言: 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统治者—— 戴克里先 。 在他的统治时期,戴克里...
原创 落... (xian)现龙在田,利见大人:往往努力并获得成功的人,与“大人”都是双赢 《易经·乾卦》:“九二,...
原创 考... 多年前西夏皇陵传出异响,对考古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古墓出现了异常。要么是古墓的结构出现了损坏即将坍塌...
原创 原... 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清朝正式灭亡,但民国政府还是很给溥仪面子的,允许溥仪继续住在故宫,过着和以...
原创 大... 1935年5月26日夜,时节早已过了立夏和小满,山间的夜晚,到处是一片虫鸣蛙鸣,还有远处近处,随处可...
原创 花... 宋朝的疆域范围虽然小于唐朝,但经济富庶,财政收入远远超过唐朝,是唐朝极盛时期的三倍!宋朝虽然“不差钱...
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项羽设... 《鸿门宴》是上海人美出版的连环画西汉演义连环画第六期故事,林林编文,李成勋绘画。 对于历史上“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