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两位憋死的皇帝之正统皇帝
创始人
2025-07-30 08:32:09
0

我们再来讨论另一位被憋死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这时“于谦党”可能要冲上来扁我了。各位先坐好,我知道你们万分激动且先容我说完。正统不幸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错干一事,错杀一人。

他错用了太监王振,错杀了忠臣于谦。其实错用王振的事儿并不能全怪罪于朱祁镇,从皇帝的视角看:在自己还是太子时眼前这个太监就陪自己玩耍,给自己当马骑,所以在长大以后是选择打小在身边儿的太监,还是不黑不白连自己睡哪个老婆都要管的大臣?答案不言而喻。如此看来,王振被宠信是预料中的。

不过朱祁镇憋屈其实更体现在他当完俘虏回来后,他发现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已经即位,年号景泰。他本觉得皇帝不当也成,可是更过分的事儿出现了,弟弟朱祁钰把他扔进南宫,判了终身监禁。

事实证明,在权力游戏面前,兄弟情分狗屁不如!

在一些奸人组成还乡团并制造夺门之变后,让朱祁镇成功的登上皇位。这些奸人分别是:谋士徐有贞(原名徐珵),执行人石亨和张軏,还有内应曹吉祥。

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徐有贞,因为这个人堪称秦桧转世,也与于谦的死有巨大的关系,他也是让朱祁镇遗臭万年的关键因素。朱祁钰在位时,他的名字还叫做徐珵。蒙古人也先当时占据着北方大部分地区,天天肆无忌惮到处抢劫。徐珵上奏皇帝朱祁钰,建议南迁。说实话,徐珵这样做也是为了景泰皇帝好。毕竟国家已经濒临绝境,到南边去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谁知道会强大到什么地步呢?可偏偏这时,于谦跳出来大喊一声:“建议南迁之人该杀!”于谦这个人,聪明果敢又深通帝王心术,实在不像四书五经培养出来的书呆子。后经本人查阅史料:于谦经常阅读课外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什么书他都读过。当然,这些知识储备也为他打北京保卫真奠定了胜利的基石。如此看来,阅读课外书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徐珵就这样被于谦搞得狼狈不堪,只得灰头土脸的回家,改名徐有贞。

朱祁镇上位后,徐有贞觉得复仇机会来了,便告诉朱祁镇于谦准备拥立外地藩王,应该除之而后快。没想到正统却笑着摇头:“谦实有功。”徐有贞没想到,朱祁镇不再是宠信王振的那个政治小白了,而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徐有贞小看他了。可是他会善罢甘休吗?徐有贞绝对不会愧对自己政治老流氓的称号,他坚信,如果他说出了这句话,于谦就非死不可。“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仔细看一下徐有贞说的这句话,其实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其一,于谦准备拥立外地藩王;其二,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成为太子。如此看来,夺门之变就成了一场没有正当理由的政变,目的就是夺权,而整件事情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后来,朱见济病死,而朱祁钰病危,不久也将死去,那么这样一来即位的肯定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天下就还是朱祁镇的天下!可是前提一不存在,因为那是徐有贞的谎言,如此,“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就成了无稽之谈。

朱祁镇同志因为智商问题,于谦顺理成章地被关进诏狱,其罪名就是拥立外地藩王。好戏上演:拥立外地藩王需要金令牌,而于谦根本没有动过金令牌,牢头就向徐有贞请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徐有贞这样回答:“虽无显迹,意欲为之。”

莫须有害死了岳飞,意欲害死了于谦,真是太精彩了!只是可怜了正统,背着昏君的标签离开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东汉初年,刘秀为了巩固发展文官制度,“退功臣而进文吏”,将东汉中央、州、郡、县各级机构中军功人员的官...
原创 军... 战国时期,七雄分晋、魏、燕、韩、楚、赵、齐,赵国是其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然而,在诸雄争霸的历史大舞...
原创 古... 攻城战作为中国古代最难打的一种战争,高耸的城墙曾经让无数英雄好汉铩羽而归,直到云梯的出现,才终于减弱...
原创 杜... 文丨唐文采飞扬 编辑丨唐文采飞扬 <<———【·前言·】———>> 联合国作为一个主体,在某种程度上...
原创 鬼...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人物,纵横家跟兵家的鼻祖,鬼谷子门下弟子无数,其中以张仪、孙膑、庞涓为翘楚,毫不...
原创 原... 导语:为何老一辈总说黄鼠狼杀不得?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前言 很多人认为人类是金字塔顶端的一...
原创 安... 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在西域地区,就遇到了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是刚刚灭亡波斯萨珊王潮,正在中亚由西向东扩...
原创 这...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出名的英雄好汉,关羽是其中之一。一提到关羽,大家就会想起他那蓄得长长的漂亮胡子,...
原创 美...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争霸时期,形成了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 而到了上...
原创 李... 导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