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历史两次北京保卫战,第二次被打到安定门,后来怎么解决的?
创始人
2025-07-30 08:32:07
0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北元太师也先(清朝称额森),也就是瓦剌(清朝称厄鲁特)首领,在土木堡大败明军,继而兵临北京城下,意图攻取北京,重建大元。

只是也先在北京城下,遇到了大明兵部尚书于谦于忠肃公的全力阻击,明朝齐心协力,各地勤王大军也陆续开到,也先最后不得不撤回草原,而大明也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随后也先放归明英宗,蒙古内部接着回老家内斗,瓦剌随后一蹶不振。

一百年后,即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北元再次强大起来,在满都海斯琴帮助下,达延汗(大元汗,明朝称为小王子)再次统一蒙古,然后他按照成吉思汗时期的规矩,实行分封。

西路诸王蒙古小汗俺答汗(并不是蒙古共主),因为互市,再次扣关北京城。

俺答汗从来都不是蒙古大汗,他只是蒙古诸部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即土默特部。

这次北京保卫战的主角,换成了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史书将这次事件称为“庚戌之变”。

为什么明朝中期,国力衰落的这么厉害,而明朝已经打不过蒙古人,原因在于,瓦剌的骚操作。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伤筋动骨,国力一落千丈,对于草原部落开始处于守势,根本无力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兵力入侵,尤其是经过百年发展后,大明已经有了衰败的气息。

而鞑靼部在取代瓦剌,正处于上升期。尤其是达延汗统一蒙古,国力强悍。

大明此时是道君皇帝嘉靖,这个皇帝脑子不清晰,首辅又是大奸臣严嵩,二人合作之下,朝堂乌烟瘴气比较严重。

还有个关键因素:

明朝中期腐败严重,汉民族从关内翻过长城,投降蒙古各部,原本蒙古人口匮乏,结果没有几年不仅人口得到发展,经济也得到提升,俺答汗还修建了大型城市,库库和屯,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在俺答汗强大之后,想要一门心思对付瓦剌的时候,后勤需要从明朝补充,于是五次求明朝互市,结果明朝经过土木之变后,变成惊弓之鸟,明廷君臣对俺答汗称臣纳贡的要求始终保持警惕,五次杀使者,拒绝互市。

1551年6月,俺答汗亲率大军,从古北口入关,直逼北京。

而这一次北京保卫战,大明再没有于谦这样的擎天之臣。

面对蒙古大军围困北京,明朝一下慌了,守卫北京的禁军只有4万,还都是官二代,于是官员们开始组织百姓守城。各地勤王大军5万也开到附近,结果明援军虽五万余人,但皆恇怯不敢战,又缺少粮饷。

仇鸾大将军也趁机“纵兵辫发劫掠百姓”,“民苦之甚于虏”。

明朝一面加强京师的防守,一面和俺答汗进行谈判,而谈判的底线就是俺答汗先退兵,大明才会考虑互市(大明不受威胁)。

“其书皆汉文,朝廷疑而不信,且无临城胁贡之理,可退出大边外,另遣使赍番文,因大同守臣为奏事,乃可从。”---《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六十四》

这条件一出,俺答汗真的撤兵,庚戌之变的京师之围就这样解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第四次大封六宫的背景就比较复杂。一来是康熙已经年纪大了,想给后宫的宠妃们谋点福利。二来是有好多皇...
原创 中...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在女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她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
原创 和... 《明史》:崇祯十七年三月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内城陷...
原创 能... 文| 一鸣惊人录 编辑| 一鸣惊人录 古人多以英雄和枭雄论古代的杰出者,那么我国古代559位帝王中,...
原创 美... 笔者:杰鲁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你们知道什么最重要吗?是科技还是经济?亦或是教育或是其他?依我拙见,...
原创 如... 如何给一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 靠小说,电视剧?笑话! 各种百科都已经不足令人信服。 教材事件后,人们...
原创 苏... 在历史的不断变化里,超级大国的兴衰就跟一部特别宏大的史诗似的。想当年,苏联就像一座特别高大的巨塔,把...
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陶寺遗址博物... 11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有关情况,宣布陶寺遗址博物...
原创 西... 西奥多·罗斯福在威廉·麦金莱总统遇刺后,于1901年9月出人意料地成为美国第26任总统。他年轻,身体...
原创 率... 他是文人中最能打的战神,比肩岳飞,率领五十人杀入五万金军大营,毫发无伤,他也是武将中最厉害的文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