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在西域地区,就遇到了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是刚刚灭亡波斯萨珊王潮,正在中亚由西向东扩张的阿拉伯帝国;另一个则是从南向北,翻越青藏高原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吐蕃王朝。
天宝十载(751)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西域发生了一场遭遇战,这就是著名的
怛罗斯之战
,唐军失利。四年之后(755)就爆发了
安史之乱
,不到半年,洛阳、长安相继失守,
玄宗
避居四川,太子
李亨
在灵武继位,担负起了平叛的重任,号召天下勤王。
驻守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军队也被大批调往内地。他们的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地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防守。
据文献记载,安西都护府驻军的编制是
两万四千人
,节度使
封常清
,分三批抽调了一万五千人跟他去东归勤王,留守部队还剩九千多人。除了西域,驻守在陇右、河西的军队,也都东调勤王去了,这给早已觊觎陇右、河西的吐蕃以可乘之机。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吐蕃就攻占了陇右、河西,直逼长安,切断了西域与长安的直接联系。接着便越过昆仑山,进入塔里木盆地,与孤悬塞外的安西守军,展开了对西域的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