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鸣惊人录
编辑|
一鸣惊人录
古人多以英雄和枭雄论古代的杰出者,那么我国古代559位帝王中,
哪些帝王能够被称为枭雄
呢?
这时肯定很多人会想到一些乱世豪杰,比如
杀兄夺嫡的李世民
,还有明成祖
朱棣
,然而他们都还算不得天下第一枭雄。
下面一鸣将结合真实的历史事迹,盘点出十位被称为枭雄的帝王,看看是否符合你们心目中的排行呢。
第十位成武帝·慕容垂
慕容垂这个皇帝来得多少有些草率的。公元386年,他在燕地草草地完成了他的称帝大典,建立了后燕国,成为了
后燕开国君主
。
在此之前,他是
前燕五皇子
。前燕国还在的时候,他就跟他父亲四处打仗,年仅十三岁就建奇功,十八岁
夺幽州,封吴王
,英明一世。
其父死后,
二皇子慕容儁
继位。慕容垂四处征战,讨敌平乱,攻破洛阳,居功至伟,拜荆州牧。
二哥死后,
侄子慕容瑋
继位。他鞍前马后,辅佐新王,灭东晋大司马,然而幼主慕容瑋
昏庸无能
,又有乱臣
处处作孽,割地求和
,慕容垂自感救国无门,投奔
前秦苻坚
而去。
慕容垂一离开,前燕顷刻间
分崩离析
,被前秦吞并。慕容垂在苻坚手下也是颇受器重,替苻坚南征北战,建功无数,被封为
冠军侯
。
然而秦相王猛却认为
慕容垂非池中之物
,心有复国之志,劝苻坚杀了他。苻坚惜才,不忍心对慕容垂下手,于是慕容垂
得以发展势力
。
后来纠集慕容家后人,于燕地建立后燕国,自己称王。称帝后,他一路北伐,
灭鲜卑,又发兵东征,攻灭翟魏,举兵西讨,消灭西燕国
。
他一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除了败在自家兄弟的暗斗中,其余战场上
未曾尝过败绩
,苻坚惜才,王猛忌惮,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慕容垂
征战60余载
,最终
病死在征途中
。
第九位魏武帝·曹操
得益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操大名早已是家喻户晓,一句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尽显枭雄本质。
曹操少年机警,
任侠放荡
。及董卓乱政,天下群雄响应,曹操暗杀董卓不成,散尽家财与袁绍等天下诸侯
共同讨伐董卓
,从此开启了他
传奇的一生
。
曹操杀伐无情,他的父亲被陶谦杀害,他就举兵报复,将陶谦生煎活剐,杀人屠城,徐州城
“凡男女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
曹操
志向宏伟,世事洞明
。煮酒论英雄时,八方诸侯在他眼中皆如蝼蚁,唯有他
曹操和刘备
堪称
世间真英雄
。
他还
用兵如神,擅长谋略
。官渡之战时,他以两万兵力,大败袁绍十一万大军,成为历史上
教科书级别以少胜多的一场战争
。
他
选贤用能,爱惜人才
。武有五子良将,宗亲八虎骑,文有荀彧、程昱、荀攸、贾诩、郭嘉等。为留关羽,他赠宝马,送战袍,送美女,送黄金,却求而不得,徒自怅惘。
有很多人认为曹操是奸雄,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诗句,真的是奸雄能够写出来的吗?
第八位明太祖·朱元璋
都说朱元璋
草根出身,血统卑贱
,不配为王,但我却觉得朱元璋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
既是英雄,也是枭雄
。
朱元璋这一生,
当过和尚要过饭,入过行伍找过伴,斗过贪官救过难,当过将军平过乱
,最后当了皇帝一统江南,妥妥的
草根逆袭朱重八
。
当皇帝之前,朱元璋步步为营,广积善友,攻城掠地,培养势力,可谓是步步谨慎,后来又受朱升指点,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从此确定了朱元璋初期的发展思路。
但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确是个人才,他
选贤任能,广收民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帐下个个皆为将相良才,这一点就奠定了他的君王地位,这是他的
执政之才
。
他
杀伐果断
,东征张士诚,西讨徐寿辉,南征陈友谅,北斩小明王,平定起义后,他不允许官兵骚扰劫掠百姓,而是按刘伯温之言,尽量
安抚百姓
,这是他的
用人之才
。
称帝后,天下太平,他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阻止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充分显现了一个草根出身的帝王该有的
农民素质
,这是他的
治国之才
。
在战场上,他
杀伐无道,冷血无情
;在治国时,他
体恤爱民,身先士卒
,开辟洪武之治,这不就是一个枭雄应有的素质吗!
第七位神武帝·高欢
献武皇帝高欢,虽然活着的时候没当过皇帝,但是他的存在却为北齐王朝的建立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功绩也无愧于被后世称为枭雄。
高欢原本是东魏贵族子弟,但却因祖父犯法,全家遭贬,成为了一个
鲜卑化汉人
。
早年参加起义军被镇压,只能四处投靠藩王,葛荣被灭后,他投靠尔朱荣,称为都督。高欢深知乱世当立,于是
劝尔朱荣称帝
,尔朱荣不敢。
高欢就把他杀了,然后收编他的六镇余部,准备自己搞事情。他率领部下攻入洛阳,把尔朱荣的残余势力彻底诛杀,
拥立孝武帝
。
谁知孝武帝无能,高欢又把他废了,
立孝静帝
,此后专政十六年。在与西魏的战争中,他自恃人多,
怠慢轻敌
,导致被火烧连营,像极了曹操的赤壁之战。
打了败仗后,回去休养生息,准备整军再战,三出邙山,一波三折,终于
攻破西魏前线
,又连夜苦战,最后
累死在西魏都城城墙下
。
高欢一生都在为自己称霸而准备,然而
几次遭遇庸主
,使得自己没有坚实的基础培养势力,最后好不容易培养出了自己的军队,却已经累死了。
不过前面也说了,高欢的功绩在于为他的后人
铺垫了道路
。他的儿子高洋继承他的衣钵,建立了北齐,他也终于在黄泉圆了他的
皇帝梦
,虽然只是个谥号。
第六位武帝·刘裕
作为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虽然只
在位短短两年
,但他的一生却堪称传奇。
他早年投身东晋时期著名的
北府军
,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
以一己之力统一南方
。
之后又北上
消灭南燕
,后秦等诸侯国,降服仇池,大摆却月阵,号称
不灭神话的北魏铁骑
在却月阵中不攻自破。
此后又辗转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他得以
总揽东晋军政大权
,官拜相国,封宋王。
总结一下刘裕的征伐版图,足足有半个中国,也正是这些战争履历,为他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为后来的
“元嘉之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0年,刘裕
代晋自立
,定都建康,国号“宋”。后世称之为
“定乱代兴之君”
,只可惜在位两年后,死在了征伐北魏的途中。
用李清照歌颂项羽的一句诗来形容他,
“生亦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倒是颇为贴切。
第五位汉高祖·刘邦
经过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改编后,刘邦在许多人眼中成为了一个
不择手段、抛妻弃子的奸雄
形象,其实并非如此。
刘邦自沛县起兵后,他
体恤爱民
,不允许官兵祸害百姓,不像项羽那样,攻下一座城,就得
洗劫一座城
,这可能也跟草根出身的他有一定的关系。
在对待秦军时,他要求士兵应
“合力而取之,不可害己”
,说的就是对敌要全力以赴,不可心慈手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秦末郦食其称赞他:
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刘邦善用人才,其麾下文有张良,武有樊哙,将有韩信,相有萧何,个个
中梁砥柱,对他忠贞不二
。
对付项羽时,他
能屈能伸
,鸿门宴上卑躬屈膝,垓下一战,
扭转乾坤
,乃是不可多得的帝星,毛主席称赞其为
“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
第四位明成祖·朱棣
如果说朱元璋是大明的开创者,那么朱棣就是大明的
建设者和领航者
,他也是大明最能折腾的一位皇帝。
他
硬脾气,不服就干
。本来朱棣是朱元璋几个儿子里面最能干,志向最宏伟,最会带兵打仗的一个,但是朱元璋皇位偏偏就是不给他。
朱元璋听取刘三吾的建议,皇位不传子直接传给了
皇太孙朱允炆
。朱棣一听就不乐意了,自己身为皇叔还有给自己的侄子称臣。
于是他就发动
靖难之役
,请朱允炆让位,朱允炆是个儒士,没有朱棣这般杀伐果断,朱棣让他下来,他自然就下来了。
但是拥戴朱允炆的大臣们却不同意硬拉着朱允炆躲到南京去了。朱棣也不想管他,自己
安心当了皇帝
,把国都迁到了自己的封地,北京去了。
北京是个好地方,正所谓
天子守国门
,北方的
大元、鞑靼、瓦剌
一群人对他们虎视眈眈,朱棣直接
把国都搬到人家脸上来
了。
朱棣刚坐上皇位没多久就感觉不对劲,背后还有个朱允炆呢,自己这不就落个
腹背受敌
了吗。这肯定不行,赶紧又派兵去把朱允炆旧部平了。
此后才能安心对付北方胡虏,于是他
御驾亲征,五征蒙古
,平定了北方,又出兵安南,平定了南方诸郡。随后他又派
郑和下西洋
,开辟了一条远洋航道。
最后朱棣死在了北征回师的途中,他这一生,
因战而生,因战而死
,称其为当世枭雄丝毫不为过。
第三位宋太祖·赵匡胤
作为历史上
最能打的皇帝
,赵匡胤的一生基本都在征战中度过。
他早年投身行伍,为后周世宗柴荣鞍前马后,南征北战,可谓是战功显著,在当时的北汉、南唐都
闯下了赫赫威名
。
征契丹时,柴荣身陷险境,他舍身救助,博得了柴荣的
信任和赏识
,当了殿前都虞侯,在军中初步
站稳了脚跟
。
征淮南时,他孤军奋战,只身闯阵,
斩杀皇甫晖,生擒姚凤
,又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杀敌一万多人,战后再次被提拔,
初步拥有了兵权
。
赵匡胤能打是没错,但
更重要的是要能演
,能让柴荣毫无顾忌地
把兵权交给他
,这才是他的枭雄本质。
在最后北伐时,柴荣把最后一点
禁军的兵权都悉数交给了赵匡胤
,这下好了,皇城都归赵匡胤管了,就等他大手一挥,后主就可以让位了。
果然,柴荣一驾崩,赵匡胤就发动了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得了皇权。
称帝后,赵匡胤依旧没闲着。16年间,他数次御驾亲征,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平定南汉,平定江南,把大唐最后一点势力消灭得干干净净,最终
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
第二位唐太宗·李世民
作为一个
将唐朝推向世界顶峰
的皇帝,李世民乃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枭雄。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英雄,小编对此不置可否。
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在晋阳起兵反隋,有
君天下之心
。他的起义大军以挽救苍生百姓为名
号令天下
。
李渊称帝后,
李世民获得兵权
,然而其兄李建成担心李世民战功和威信高过自己,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地位,于是开始
排挤陷害李世民
。
李世民自然有所察觉,深知如果自己不率先动手,自己将来要么被杀,要么被贬,终究是落不得好处。于是
先下手为强
,发动
玄武门之变
。
为求自保,李世民
亲手射杀
自己的亲兄弟
李建成
,逼迫李渊立其为太子,至于有没有
弑父
,历史上也难有定论。
但无论如何,李世民都是有韬略,有雄心之人,也是帝王之才。当了皇帝之后,李世民一手
整治朝纲
,一手
出兵平定四方
,多次御驾亲征。
最终开创了
贞观盛世,
以上种种,无不凸显了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一代枭雄,当之无愧。
第一位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是我国
开天辟地
的人物,堪称
千古一帝
。
秦始皇13岁时即位,一手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又铲除权臣吕不韦,独揽大权,从此内部平定,政清人和,开始着手
统一天下的大业
。
秦始皇
任贤用能
,以李斯为相,拜王翦、王贲、蒙恬等为将,仅
九年时间,横扫六国
,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无论是对待自己人,还是对待外敌,亦或是任何阻碍自己实行帝制统一中原的人,都
从不心慈手软,杀伐果断
。
他将
嫪毐五马分尸
,将吕不韦放逐巴蜀;他将各国君王
悉数斩杀,
并清楚各国余党;他尊法贬儒,焚烧儒家经典,
坑杀儒家学士
。
他
以法治国,以武定邦
,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国泰民安,任何叛乱均被以武力强行镇压。他运用
商鞅变法
,削弱贵族势力,巩固自身权力,论功行赏。
秦始皇一生功绩卓著,一切异己皆
以暴力铲除
,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帝位,是为
天下第一枭雄
,更是千古第一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