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材,别名冯宫保,字南干,号萃亭,是我国晚晴抗法将领、民族英雄。一提到冯子材,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清末时期的大战镇南关大捷,是我国历史上曾经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但是是否又有人真正了解过,当时上阵杀敌的冯子材,却已经年近七十岁高龄,那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不顾一切,到老都一心为国家社稷为重?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将军,去看看他的一生。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廉州府钦沙尾村(今属于广西钦州沙尾村 ),其父亲冯文贵在当地是小小的一商贩。原本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冯子材的生活应该是父母疼爱,前途一片光明的的。但很快,这样的生活被打破了,在冯子材4岁的时候,他的母亲黄氏不幸离世,而六年不到,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也撒手人寰,于是只得和祖母、兄长3人相依为命。然而由于祖母年龄较大,家中的经济生活就相对比较拮据,所以冯子材只读了两个月的学便不得不辍学回家,并独自艰难入世。
年少时期的冯子材真的可以说是命运坎坷,生活十分艰辛。辍学回家后,为了生活,不得不到处去帮人就为赚取一点点生活费用,以此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在刚开始,还有祖母和哥哥的陪伴,但上天好像就喜欢和冯子材开玩笑,先后又把他祖母和哥哥带走,留下孤单的冯子材一人面对生活的扁担。从此,无依无靠的冯子材便四处流浪,做木工、护送牛帮、帮人贩盐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也许就是有这样的历练,冯子材才得以练就出一身强壮的身体,并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学会了一身武艺技巧,并从此为雇主护送牛帮,做起了保镖,也为后来的军旅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48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使得清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压迫,由此两广地区的反清运动也正蠢蠢欲动。原本冯子材应该是隶属于反清队伍中的一员,但是在1851年,广东天地会的领袖刘八率领众人起义却失败告终。由此,冯子材就不得不投降清朝知县游长龄,并积极镇压粤桂边界的农民起义军,还被提升为千总,但自此却也成为清政府的统治的工具。
同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冯子材跟随广西提督向荣一齐正镇压太平军起义军,并一路追随到江南一带,由于其突出表现进一步提升至总兵。两年后,1853年4月又跟随向荣在南京城外建立了“江南大本营”,并对城里的太平军不断发起进攻,以此给予给太平军们阻力,降低对清政府的阻碍。但终归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最终太平天国运动是失败告终,却在咸丰六年1856年6月时,被太平军摧毁了冯子材他们所建立的江南大本营,最终不得不落败逃忙至丹阳。
直到1864年7月,天京陷落之前,冯子材一直都是鞠躬尽瘁为清政府工作,做过防御、上前阵带兵打击太平军,为清政府延续寿命做出巨大贡献。因此,冯子材获得清政府的嘉奖,被封为骑都尉世职,并赏穿黄马褂。要知道,黄马褂在古代可是身份的象征,不是谁都可以穿戴的,只有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这表示冯子材也算飞上枝头当凤凰了吧,终究不再是原本的那个惨遭人欺负的小男孩。
随着外国侵略者的不断入侵,我国清政府统治阶级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越来越多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对百姓的赋税也一年年的加大,百姓的负担也不断增多,因此全国各地都有反清的组织或者起义队伍。即使太平军运动才刚结束不久,但是清政府为其稳固统治地位,1865年,皇帝下诏任命冯子材前往广东罗定、信宜剿灭当地反清队伍,清理门户。有了经验的冯子材效率非常高,不到两个月就剿灭了当地的反清队伍,并之后转战黔苗去镇压当地的农民,攻破全茗。此后被安排至广西任提督。
在广西任职期间,冯子材一边带兵打击反清队伍,一边与贪腐的官员做斗争。在清除反清队伍上,尽心尽力,身先士卒,在与官府作斗争时,也毫不惧怕那些权贵,直接上书弹劾那些贪污的官吏,为那些当地百姓伸张正义。优秀的人机会也是接连不断,优异的冯子材在打击反清这件事情上为清政府减少了很大部分的担忧。因此,冯子材在1869年—1879年,10年之间曾被清政府派遣,3次下越南为清朝王朝排忧解难。
1869年,第一次入越南,是因为打击吴亚终带领的反清农民军。原本吴亚终带领的反清队伍是在我国境内,但由于绞杀反清的力量不断增加,被逼无奈只得退于越南境内。但是越南军队怎么可能会帮助起义队伍,于是很轻松在越南军队的配合下,很快,吴亚终带领的反清队伍便全军覆没了。事后,冯子材回到清朝便得到清朝厚重的嘉奖。1871年,二次出征越南,是由于越南边境战乱凌乱,无法向清政府进贡,由此冯子材再次带兵出境平定战事,保证越南一方的进贡,以保证其天朝上国的地位。1875年,三出越南,是由于清政府的一个官员李扬才因为在清朝的政府中不受待见,官场失意,由此便想恢复自己在越南的祖业,就想叛变,结果却被有心之人告密,于是清朝便又下令让冯子材如越南讨伐李扬才军队并活捉起义的领导者,之后才回国复命。
1881年,冯子材又回到广西担任职务,然而当时其已经65岁高龄,一方面不想在与朝廷那些的权贵之人共事,另一方面那些朝廷的政权也一再对他进行打压,于是正好趁此机会告老还乡,并以疾病退休。
然而终究是没多久,两年之后,老将军冯子材又再次出山。1883年随着中法战争的爆发,中国清军在战场上处处受挫,只得被法国侵略者打的节节后退。而身在家中的冯子材本来就是因为官场的腐败才告老还乡,由此正当国难当头,于是主动请缨上战场与法军对抗。在此之前,冯子材便是做好了为国献身的准备,嘱咐家人、安排好后世,以备万一不幸。接着,年近70岁的冯子材便毫无畏惧,奔赴于战场的前线,置个人生死在外,毅然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担。在战役当中,他亲自率领部队夜袭敌人战堡,并根据当地仅有的作战条件,亲自考察地形,设置关卡,已阻止侵略者的攻打。虽然在作战期间,因兵力不足,补给资源不够,作战过程十分艰辛。况且法国,资本主义国际,在当时国家的军队素质、兵器大炮那都是相当先进的,不像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愿与外接触,,落后的武器装备更是与之无法匹敌。
但是最后冯子材却成功了,他的亲力亲为,“积极防御战术”成为以弱敌强的制胜法宝。这就是所谓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让冯子材成功击退了法国侵略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镇南关大捷。
战场上冯子材带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战场外冯子材清正廉洁,赏罚分明,这样的民族英雄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样的民族英雄。每天的历史小故事就分享到这了,如若你想更加具体的了解我们这位老将军,可以去看看冯子材故居,去亲身了解我们这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