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对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含糊:立法、罚款、抽查
创始人
2025-07-28 05:02:30
0

食品安全其实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话题,在此话题的讨论之中,不只有现代中国的参与,古代中国其实对于这个话题也有过比较激烈的讨论。

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水平虽然较现代相比是低下的,但是在处理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做得也是比较到位的。那么古代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究竟是怎样处理的?

一、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往往会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解决

1、食品安全问题最开始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打击

食品安全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重大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古代也是频繁出现的,毕竟食物是每个人都需要日常食用的,所以在这样的问题至少统治者以及社会的百姓会额外的看重一些。最早对于食品安全的打击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虽然那个时期并没有明显的打击措施。

但是也是限制了一部分农产品以及狩猎物进入市场的资格。当时由于西周时期总生产力不发达,所以相关的对于食品造假或者是对于食品出问题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为也并没有发展得很好。

所以最开始西周给出的措施也仅仅是限制措施,而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打击措施,因为当时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确不是很大。当时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收集到足够的粮食,又怎么会拿这么多的粮食去进行造假呢?

首先当时的政府是限制了一些腐烂的食物和一些根本没有成熟的农产品进入当时的市场。另外在周代的法律当中,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如果不是狩猎的季节的话,那么就不能在市场上卖猎物,并且对于一些狩猎的品种都有一定的限制。

根据这样的现象,其实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和相关机构并没有设置得十分完善。

仅仅是停留在食物有没有腐烂,还是限制一些食物进入市场的初级阶段。这还仅仅是从法律条文上来说的,如果按照具体的执行力度来说的话,其实当时的执行力度应该没有法律条文中的执行力度大,所以法令下达后所产生的效果其实也是比较微乎其微的。

但是这一系列的举措,让中国后来的王朝在统治期间,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为后来王朝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的法律奠定了一系列的基础。

2、在后来的汉唐时期,关于食品安全的立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汉唐时期是中国有名的帝国时期,在此时期当中形成了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并且打击程度也是比较大的。

所以从整个时期的情况来看,汉唐时期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这些立法的存在是得到了一定的限制的。

其中按照发展程度上来说,首先要说的就是汉朝,很明显汉朝对于当时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态度是直接摆到了明面上的。

在法律条文当中明显地规定了对一系列的食品造假行为进行严格的追责和罚款。因为在整个汉朝时期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时期,生产力在急速的发展,物质财富在快速地膨胀。

所以在此时期当中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可能就没有办法避免。最典型的就是对于一些食品安全的造假问题。

如果说之前的西周时期没有充足的手段或者是没有充足的食物,来进行食品造假这个过程的话,那么在汉朝的已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是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的。

所以汉朝的食品安全问题,较西周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说的话,是更为严重的。

所以汉朝对于这一系列行为的打击态度也是要比西周更为明显的。当时的汉朝是明确的规定了,如果是因为食品出了问题而导致了相关的事故的,不仅仅要追究当地的地方官和贩卖有问题食物伤人的责任,并且还要按照已经盈利的标准来进行一定的追责。

除了对当时的这种造假行为,以及对于人本身做出很大的惩罚力度以外,当时的汉朝对于这些有问题的食品其实也是做出了相关的处理办法的。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整个社会背景之下,汉朝的食品安全其实也并没有做得十分完善。

因为当时汉朝并没有将食品安全问题彻底地独立出来,只是在立法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严格打击这样的行为。

但是仔细去看汉朝的法律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点,就是汉朝在对于食品安全的立法方面是附属于当时的一些刑法的。

如果对于食品安全的打击态度完全按照刑法的法律条文来严格执行的话,这就会导致一定的社会恐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破坏社会秩序。

所以汉朝的打击行为虽然有一定的态度,但是这样的态度并没有从原始的一些社会矛盾思维中脱离出来。

另外在唐朝时期其实也是对于这样的行为进行严格打击的,甚至打击的范围和打击的态度都要比汉朝时期更加的强烈。

因为在整个隋唐时期,当时的中外交流是比较频繁的,所以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国内的一个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到国际交往等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在隋唐时期对于一些商品以及对于一些食物是进行严格划分的,尤其是一些出口的商品,比如说茶叶,丝绸等一系列的东西,就需要进行仔细的筛查。

所以这一点唐朝做的是比较到位的,对于当时的食品进行一定的分类,根据食品的种类不同,也给予不同的监察力度。

因为有一些食物的确是比较容易造假的,但是也有一些食物是不怎么容易造假的,因为获取的利润是比较低的。

唐朝对于食品安全的立法,其实最重要的体现在对于食品所产生的后果,会有一系列比较详细的法律。

不仅仅是将食品安全问题和当时的刑法绑在一块儿。食品问题造成了不同的后果,或者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其实都有相关的立法规定。

主要在唐朝的法律中是分为三类的,一个是有一些人保管有毒的食品,还有一些人是用有毒的食品去毒害自己的亲人,还有另外一些人呢就是纯粹的因为利益的考虑,去进行一些有毒食品的制造。

这一个分类在唐朝是比较细化的。这三类其实都是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针对不同的行为,针对不同的后果和动机,都有着不同的惩罚措施,这一点较汉朝来说是比较进步的。

但是也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下毒的问题,还包括各个方面,唐朝的一些法律似乎并没有完全的涉及。

二、在隋唐时期之后,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逐渐下沉化

1、隋唐以后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不仅仅局限在立法的形式上

隋唐时期之后,乡村,城市都在不断地兴起,所以相关的商业行为也在不断地发展。在此等商业背景之下,就需要对于食品有一个更安全的保证,所以相关的一些私人组织也在茁壮的成长,尤其是当时的行会组织。

其实在隋唐时期之后就可以发现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更严重地影响到当时一整个领域,一整块儿地域的利益问题。

所以为了去规范这一系列的行为,也是为了整体的集团利益,考虑一些私人的组织正在茁壮成长。

比较典型的组织是当时的行会组织,主要是针对一系列的商品和一些食物做出了严格的标准,当时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大部分的商家是需要进入到当地的行会组织的。不然的话还会组织整体是并不会保障个人的商业利益的。

这种行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比之前的立法形式更加的管用,因为这一种模式似乎与个人的利益扯上了直接的关系。

所以可以表现在古代中国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办法是越来越成熟的。

2、逐渐下沉的表现不仅仅是在一些私人组织上,包括在官方组织上也有一定的体现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的下层,不仅仅是表现在社会当中,出现了一些私人组织或者是地域组织去规范行业内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统治者通过这一系列的经验和模式的积累,也逐渐探索出一条更适合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组织方法。

最典型的就是在清朝时期,清朝时期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主要采取的是抽查的态度,如果一旦抽查出问题,那么就会对该行业进行严格的处罚。

并且清朝关于食品安全的法令是持续性的,更新的,也就是针对不同的手段,针对不同的方式都有着与时俱进的惩罚措施。

三、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的确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并且这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如果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彻底地解决的话,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并且做出一些违法造假的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明史》《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通... 在90后的童年里,有一部香港版本的《封神演义》为我们打开了封神世界,知晓了当年还未成型的三界,是如何...
原创 中... 相较于欧洲历史上频繁的国家分裂与领土纷争,中国自古以来就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统一精神,这一精神的形成,...
原创 明... 人物简介 明景帝朱祁钰(1428-1457),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
原创 三... 标题:三国四大杰出谋士,老成谋国、高瞻远瞩,郭嘉和他们比差远了!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者如...
原创 郭... 唐朝名将如云,得到善终者不多,有两位名将功勋卓著,而且得到善终,最出名的莫过于郭子仪,安史之乱爆发,...
原创 晚... 自隋唐到清末,科举成为历朝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寒门子弟如果能够在科举中取得名次,个人的前途一...
原创 日... 不得不说,二战是世界历史上所有人类的噩梦,德国、意大利还有日本追求法西斯主义,成立轴心国,想做全世界...
原创 历... 谁才是中国历史上背景最强的男人?毫无疑问是被称为“六味地黄丸”的唐中宗李显,他的背景强到什么地步呢?...
近280件希腊文物将在中国展现...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当一座公元前五世纪的一人多高大理石雕像开箱露面的一瞬间,现场...
原创 从... 在西汉历史上,有两位太后非常有名,一位是吕太后,另一位是窦太后。窦太后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虽然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