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平民女到太皇太后,窦漪房如何步步为营,走向这教科书般的一生
创始人
2025-07-28 07:32:34
0

在西汉历史上,有两位太后非常有名,一位是吕太后,另一位是窦太后。窦太后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虽然窦太后在政治上的知名度要比吕后低得多,但一部影视剧《美人心计》,也让她有了一定名气。

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比吕后要强,因为吕后死后,吕氏外戚也被清算了个干净,但窦氏直到东汉末期活跃在朝堂上。

一、天选“幸运儿”窦漪房

窦太后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出生于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关于她的姓名史书上还没有一个定论,有说她名猗或漪,也有说猗房或漪房,不过以下就称她为“窦漪房”。

窦漪房出身贫寒,她父亲为避战乱隐居于观津,喜欢垂钓。有一次,在钓鱼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河里而亡。

由于汉宫下令从各地挑选年轻美貌的女子,窦漪房作为“良家子”被送到汉宫。就此开始了她的传奇一生。

她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由于软弱无能,朝政由吕后把控。之后,吕后为了控制诸侯王,便将吕氏女嫁给他们为王后,还会配几位侍女。

宫女们听说后,都想方设法让管头的宫人把她们分配到离自己家乡近的诸侯国,窦漪房也对宫人说尽好坏,得到了他们的承诺,将会把她分到赵国之地。但最后还是由于失误,窦漪房被派往了代国。

代国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的封地。没想到刘恒一见到窦漪房就对她上了心。不久,窦漪房就给代王生下两子一女:刘启、刘武、刘嫖。

在代王和窦漪房一家最为幸福的日子里,汉宫里却发生了很多事情。汉惠帝刘盈因为对吕后的不满和抱负难以实现的愤懑,整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公元前188年,刘盈去世。随后,吕雉扶持刘盈之子登上皇位,即“前少帝”,不过朝中政令皆出她手。但上天没能给她太多时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

朝中大臣将吕氏集团残余势力扫除干净后,代王刘恒被迎回长安,登基称帝。

由于前王后及其所生的四个儿子相继去世,窦漪房的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漪房也“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

窦漪房当上皇后,仍然贤良淑德,过着简朴节俭的生活,后宫在她的管理下也井然有序。

窦漪房入宫后就与自己的弟弟失联了,但在她当上皇后之后,刘恒就找到他们,给他们安家置地。

虽然刘恒成为皇帝后,对窦漪房的专宠不在,身边的宠妃来来往往,但他却从未动摇过窦漪房皇后的位置。

二、开始揽权,辅佐三代皇帝

刘恒死后,太子刘启继位,窦漪房也荣升为皇太后,地位稳固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干政之路。

窦太后不喜欢她的刘启,最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所以一直劝刘启不要立太子,意思是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

按理说,面对这么偏心的母亲,谁都不能忍吧,但至少在表面上,汉景帝就忍了下来。幸好因为朝中大臣的反对,打消了窦漪房这一念头。

刘启去世后,汉武帝刘彻继位。但刚开始窦太后根本就不将这个孙儿放在眼里,因为她的侄子窦婴在朝中深耕多年,远不是刚上台的刘彻能够撼动的。

除窦氏的势力外,刘彻生母王皇后的外戚,也在朝中盘踞。因此,此时的刘彻如履薄冰,基本在朝堂上没什么话语权。

还有一点,窦太后个人更喜欢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但年轻气盛的刘启更倾向于儒家思想,两人的观念矛盾越来越深。

不过,却没有发生什么较大的冲突,这一局面,直到窦太后去世,才被打破。

窦漪房这“教科书般”的一生,一半源自于她的运气,但另一半则是来自她的步步为营,她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更能认清所处环境,让她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精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荀彧是汉末三国最让人惋惜的一个人物,他为了自己光复汉室的理想投奔了曹操,没有想到摧毁自己理想的人正是...
原创 王... 在古代社会中很多朝代的君王都希望用变法来改革政治,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有些改革是有效的,并且都通过这...
原创 抗... 1944年5月的一天,广西战士蒋义清伏在战壕两块石头后,鬼子冲得很快,他从石头口子中间开枪打倒了两个...
原创 日...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日本都是一个没落的国家了。 这个国家,从90年代开始,就不断出现危机,甚至很多机构...
义马市成立皇甫谧文化产业研究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任志刚 “新成立的皇甫谧文化产业研究院,将着重三个方面的研究:一...
原创 王... 王安石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变法利国利民,北宋灭亡后南宋能够强撑一百多年,王安石功不可没,...
原创 为... 隋唐演义中一位位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隋唐之间动乱的年代里,涌现出很多英雄,当然隋...
原创 汉... 文/寂寞的红酒 汉朝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的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和罗马并称的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汉朝不仅疆域...
原创 同... 7世纪上半期,朝鲜半岛诸政权长期处于战和交替的状态。新罗在百济和高句丽的夹攻下与唐朝的关系逐渐亲密起...
原创 关...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