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二战是世界历史上所有人类的噩梦,德国、意大利还有日本追求法西斯主义,成立轴心国,想做全世界的主人,这种不正义的企图,不正义的兴兵,最终必然会失败。
因为轴心国的目标是全世界,他们的敌人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
后来,德国、意大利相继败北,只剩日本还在中国和太平洋上肆无忌惮的进行着自己的侵略行动。
美国为了尽快解决二战,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这时候已经“日薄西山”的日本侵略计划因为老家遭遇原子弹,不得不停止,没几天日本就投降了。
但是日本投降的时候并不是后来所说的“无条件投降”,即便是面临这样的劣势,日本仍然有“野心”,向美国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美国接受,日本立刻会“无条件”投降,如果不答应,那就接着打。
日本提出了什么条件?美国有没有答应他们?为什么日本到了那种程度还要钻这种空子?
在这之前希望各位看官长按点赞2秒并关注一下,动一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一个支持,也方便您接收最新内容。
一、二战后期的日本
一直以来日本的计划都是想通过进攻中国打开进攻世界的大门,占领中国对于日本的好处可不仅仅是可以增大日本的殖民地面积,
中国的资源也可以被日本所用。
从中国无耻掠夺走的资源可以用来支持日本向其他国家的侵略。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仅仅是中国,就连朝鲜、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这些在东亚和南亚的国家也被列入日本的侵略目标之中。
对于日本来说,控制了东亚或者南亚,进而就可以控制整个亚洲,所以对于绝大部分国土在亚洲的苏联,也是日本的目标。
控制亚洲之后,日本就可以向其他大洲比如欧洲、非洲进兵,如果条件允许,日本甚至会出兵美洲。
这不仅仅只是计划,日本也确实付出了行动,
比如日军曾经想进攻印度,但是因为指挥不当,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让日本最终放弃了对印度的侵略。
同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
日本为了在太平洋站稳脚跟,还曾经出兵身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想把澳大利亚作为日本的在太平洋战争的“加油站”。
为什么说日本还想进攻美洲呢?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日本在二战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掠夺了很多资源,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日本还是缺少类似橡胶、石油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需要依赖美国的进口。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美国停止了向日本出口石油,没有了石油,日本的“战争机器”迟早有一天会停止,直接导致日本战败。
所以为了掠夺石油资源,日本出兵偷袭美国珍珠港,几天之后,美国宣布同日本战斗,太平洋战就此爆发。
其实日本把美国拉进战场的决定是非常不明智的,这正是因为太平洋爆发了战争,
导致日本不得不把很多身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队转移到太平洋战场。
不过在美国的持续打击之下,日本军队受到了重创。
要知道,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本身压力就比较大,再加上我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掌握了攻打日本的有效方法,比如地雷战、游击战和地道战等。再加上我国军队全面御敌之后表现出来惊人的战斗力,导致日本在我国土地上的侵略行为变得越来越艰难,到了后期,已经完全落在下风。
在全国军民的一致努力下,被日本夺走的土地在一点点回到我们国家的手中。
到了太平洋战争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日本的军队需要和中国、东南亚等国家、澳大利亚和美国同时开战。
这让日本军队有些招架不住了。
尤其是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损失非常惨重,多次和美国军队的战役中,日本不仅输了,而且军队伤亡一般都多于美国。
本来想在太平洋战争落入下风之前进攻澳大利亚,最后也被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打退了,20多万大军最后只活下来几万人。
太平洋战争进行到后期,美国把日本打得节节败退,最后甚至来到了日本的领海,占领了日本的硫磺岛。
硫磺岛对于日本来说非常重要,美国在拿下硫磺岛之后,在硫磺岛建立了机场,从这里飞走的战斗力直指日本首都东京。
从1945年4月份开始,美国就开始对日本本土尤其是东京展开了轰炸和扫射。
同样进军的不只是美国空军,还有美国的海军与陆军,为了给日本更沉重的打击,美国还想进攻日本的冲绳岛。
当时的日本天皇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要求军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美军登陆冲绳岛。
这场发生在冲绳岛的战役也很惨烈,从4月份一直打到了6月份,打了整整82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战争,更是二战最血腥、代价最大的战争之一
。
这场战争,美国几乎把日本的空军和海军都消耗光了,
给了日本非常沉重的打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的日程的到来。
回到1945年的4月份,
4月27日,轴心国成员之一的意大利领导人墨索里尼因为战败想逃亡去德国,但是没跑多远就在路上被意大利国内的反法西斯主义游击队抓获,
第二天墨索里尼就被处死,在米兰暴尸。
4月30日,
刚刚结完婚的德国最高领导人希特勒,因为陷入了战争的不利局面,眼看战败,
最终在当天下午3点在自己的办公室饮弹自尽。
希特勒自裁之后,轴心国成员只剩日本,但是裕仁仍然觉得自己“如日中天”,根本就没有想过投降或者停战的事情。
美国对东京的轰炸还在继续,到了5月份的一次轰炸,美国摧毁了东京天皇皇宫的几个宫殿,让裕仁惊慌了起来。
不过现在裕仁的观点是“谈判停战”而并不是投降,这意味着,裕仁的野心并没有因为到了这种不利的局面而有所减轻。
在裕仁看来,此时停战更多的是“战略性”的,待有朝一日恢复元气,仍然可以重新端起枪、扛起炮再兴“不义之兵”。
现在停战,日本拥有的一切战果和殖民地大概率也不会完全消失,倘若继续坚持下去,殖民地有可能会全部被各个国家夺回到自己的手中。
为了可以促成停战,裕仁想和苏联联系,让苏联出动军队对东亚还有太平洋战场进行武力调停,给日本争取机会
。苏联怎么可能会答应呢?苏联可是反法西斯国家,所以苏联方面根本就没有理睬裕仁。
到了7月份,《波茨坦宣言》问世,苏联、美国等国家要求日本想停战必须接受《波茨坦宣言》,如果不接受,就继续同日本打。
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是裕仁仍然没有彻底放弃。
以至于国内都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让裕仁抓紧停战,尤其是东京经过美军的几次轰炸,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灾难,很多家庭都因此破碎。
可是裕仁还是没有立刻停战,因为《波茨坦宣言》中有很多对日本还有裕仁不利的条件。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到了这个时候裕仁还在给自己谋取利益,甚至连停战这种事情都不放过。
为了可以最大化的争取利息,裕仁命人对停战时的发言改了又改,逐字逐句的研究,
早就在这时候,日本收到了二战以来最大的打击。
眼看日本迟迟不愿意投降,美国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尽快结束二战。
于是在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下原子弹“小男孩”,打击日本。
日本因此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当天就有8.8万人死亡,受伤和失踪5.1万人,建筑物损坏将近5万个单位。
在日本还没有在原子弹的打击中反应过来,
8月8日,苏联根据此前在“雅尔塔会议”的精神,撕毁了《日苏停战协议》宣布出兵日本。
第二天,美国又投掷原子弹“胖子”到日本长崎,再一次打击了日本。长崎一大半建筑被摧毁,当场死亡将近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7%。
二、有条件的投降
经过这些,裕仁开始慌乱了,他慌乱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的军民也慌乱了,自打日本诞生以来,都没有受到过这么严重的打击。
最后,裕仁只能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不过,当时的日本,
确实不是“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自己最终的利益,裕仁向日本提出了一个条件,
只有答应这个条件,日本才投降,如果不能打赢那里接着打,反正是事实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那么,裕仁提出的是什么条件呢?
这个条件就是,不得把天皇裕仁当作战犯治罪。
这个条件说起来挺简单,但是其实挺无耻的。
首先,日本的侵略战争一直以来都是裕仁的想法,裕仁想占领整个世界,想建立属于自己的“日不落”。为了裕仁自己的私心,日本甚至是整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买单,
作为亚洲周围战场的始作俑者,如果想让日本投降,就不能让裕仁承担责任。
除此之外,裕仁只要不被治罪,那他就仍然是日本的最高级领导,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权力,继续过自己从前的生活,他仍然是天皇,而且如果不出意外他将会一直为天皇。
弄了半天,亿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军人、平民还有大量的战斗物资的投入换来的胜利最终没给裕仁的地位造成重要的影响。
单看裕仁,折腾一圈就他这个“始作俑者”还好好过着自己的日子。
但是出人意料的,美国答应了日本的这个要求。
这是因为美国追求的只是停战,对于亚洲后面的事情怎么安排美国是没有兴趣的。
当时的美国虽然很强,但是所谓“第一强国”的地位还没有稳定下来,杜鲁门做事又向来谨慎,
所以为了抓紧停止战争,美国也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就这样,日本最终投降了。
[图片15]
而对于日本本土上的居民,其实有很多人是非常憎恨裕仁的,甚至有一个高官曾经专门发言过,他说:
“我们开战不是奉军阀的命令,而是受天皇的指挥,如果不让天皇负责,那还有什么正义可言?”
不过有这种言论的人还是在少数,因为多年来的战争,日本上下很多人都被“军国主义”洗脑,充满了幼稚的“激进思想”。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曾经说过,此时的日本上下都非常幼稚。强调的就是日本大多数军民心中只有打仗、霸权,
而不去想想日本因此受到的影响和在世界地位和影响的改变以及战争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战争残酷,不知多少来自各个国家的军人和民众为了仅仅几个所谓最高领导人政治的野心和权力的游戏付出惨痛的代价。
[图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