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出于对利益方面的考虑,还是出于对生存方面的考虑,很多国家以及政权的诞生或发展都伴随着战争。
对此很多人其实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古代打仗的时候第一排士兵总是冲杀得非常果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悍勇无惧呢?
第一排士兵的存活率较高
为了保证士兵们能够尽量顺利的进行作战,第一排士兵通常都拿着防护力极强的盾牌,他们在前进的时候有盾牌可以防身。
这就使得第一排士兵的生命安全更容易得到保障。虽说古代有可以进行远程攻击的弓弩等,但它们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以之杀伤前排带盾牌的士兵较为困难。
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代弓弩手所针对的敌人大多是队伍后方的士兵,前排士兵只要保证在作战期间队伍不要被冲散,且盾牌不要脱手。
如此一来他们其实很难受到敌人的伤害,所以一些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也会毛遂自荐,以保证自己可以站在第一排。
第一排士兵中老兵居多
相比于直接安排新兵,部队在进行调兵遣将的时候,会尽可能选择一些老兵,将他们安排在第一排。
绝大多数老兵拥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他们知道这样才能在保全自己性命的同时多击杀几个敌人,让他们打头阵,可以在杀敌之余尽量减少兵员损失。
而老兵们的心理素质要比新兵强不少,因此才会出第一排士兵似乎并不害怕打仗的局面。
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老兵们知道冲在前面有利于建功立业,所以他们都非常勇猛,这大概就是“临到阵前,谁不想死谁先死”的真实写照了。
有更大的概率抢到战利品
如果是一场摧枯拉朽般的战争,那么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们会更容易获得战利品。尽管部队中也会发军饷,但世界上没有人会嫌自己钱多。
另外当部队存在军费被克扣的问题时,战利品就变成了士兵们较为重要的经济来源,相比于站在后面的士兵,第一排的士兵在抢夺战利品时拥有足够的优势。
补充
最后再来补充一些关于“第一排士兵更容易建功立业”的内容。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后秦朝建立,所使用的法律依旧是“秦法”。
虽说秦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秦法”等可以促进国家发展的东西却被保留了下来。在“秦法”中明确规定了军功的统计方法以及奖惩方法。
处于第一排的士兵虽然在作战期间存在一定的伤亡风险,但同时他们的名字也更容易从一众士兵中脱颖而出。
如果表现非常良好,被指挥作战的将军或者主帅注意到,届时就有更大的概率平步青云,也正是因为如此,第一排的士兵才会咬紧牙关冲杀,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