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明初才子被腰斩,表面看是受别人牵连,可事实上却暗含朱元璋深意
创始人
2025-07-28 01:32:27
0

在大明朝的洪武七年,苏州城内发生了一件大案:苏州知府魏观,被处以腰斩之刑。除此之外,还牵连了当时的一个著名大诗人——高启。这魏观和高启,本来是老相识,魏观一直仰慕高启的才华,因此到任之后,和高启等当地文人们,常常在一起喝酒吟诗,如此紧密的联系,当然不会逃脱惩罚了。就这样,二人都被除以腰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朝廷大臣和一位当世才子,双双丧命呢?这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当时,苏州的前任知府陈宁,对待百姓极为苛刻。魏观到任之后,大力革除了之前的施政弊端。史书上对其记载是:“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因此魏观也深受百姓爱戴。等到了民心安定之后,魏观又开始了大力修建城市,疏浚改道,使深受战乱之祸的苏州城,重新散发出了勃勃生机。

此后不久,魏观又自作主张,重修了之前张士诚作为宫殿使用的苏州府。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这个举动,给他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我们都知道,张士诚当时是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元朝末年,没少和朱元璋作对。当年为了攻破苏州城,朱元璋可着实费了好大的力气,为此朱元璋狠的是咬牙切齿。

这魏观修建张士诚的宫殿,本来是打算当做新的苏州府治。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好事,属于“废物利用”。可是在朱元璋派出窥伺官员的探子眼里,这就意味着是邀功请赏的大好时机。于是,朱元璋就听到了这样的汇报:苏州知府魏观,大力修建张士诚遗留建筑,似乎有谋反之意。性格多疑的朱元璋听到了这样的汇报,当然心中不爽,就这样,魏观的“好心”,却让自己的丢了命,还连累了自己的族人和朋友。高启,便是其中之一。

这件案子,从表面上来看,高启被腰斩,只不过是受到了魏观的连累,可事实上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在高启头上,早就悬了一把利剑,只不过魏观的案子,刚好有了一个掉下来的时机而已。

苏州城在南宋之后,便逐步成为了繁花似锦之地,经济、文化方面都十分发达,因此诞生了许多才子佳人,这其中就包括了元末明初的高启。在其16岁时,他的大名便传遍了苏州城内。许多名人志士,都十分仰慕高启的才华,愿意和他交往。而高启的理想,也和天下名士一样:一是所学才华能为世所用,建立不平凡的功绩,二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潇洒的出尘遁世,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惜,他的这种理想,在元末乱世当中,犹如天方夜谭。唯一的好处,便是张士诚当时还算礼贤下士,让他早年有了安稳的生活。

在25岁的时候,高启开始到杭州、绍兴一带游历,这里是张士诚、朱元璋和元朝军队征战割据的地方,他所到之处,满目疮痍,百姓也民不聊生。这样的局面,给了高启很大的触动,在他看来,那些高举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四处征战的军队,眼睛里根本就没有百姓。就这样,高启日益厌倦了世俗繁嚣的生活。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新政权,广纳天下名士,修撰《元史》,高启也在征召之列。高启对此并没有排斥,不过在修撰完之后,高启便婉拒了朱元璋授予的户部右侍郎一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当年和朱元璋大肆打压江南名士有关。这一婉拒不要紧,小心眼的朱元璋,便生出了许多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拒绝自己,是不是对大明朝有了二心了?看来将来有机会,还是把他杀了为好啊!

凑巧的是,没过多久,魏观案发生,魏观、高启二人共赴黄泉。因此,表面上看,高启是受到了魏观的牵连,可实际上,这里暗含了朱元璋的深意:朕知道你们江南士子都很有才华,可在大明的国土上,你们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乖乖听朕的话,否则,必定严惩不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震动。彼时,英国记者贝特兰曾受美国好友埃德加·斯诺的委托特意来到西安实...
原创 中... 全文共163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一个 家族庞大 、 子孙兴旺的大...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是许多中原王朝的必修课。他们把长城视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自西周以来,...
原创 刘... 刘备的家庭正在衰落,所以他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办法赚钱和补贴家人。但是刘备与众不同。他喜欢好看的衣...
原创 为... 自古江山英雄才人辈出,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为了能够享受和平安稳的日子,英雄豪杰纷纷登场。历史中许多名人...
原创 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炮火隆隆,数十万朝鲜人民军全面撕破38线,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700多年前,蒙古大军用几天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
原创 殷... 20世纪,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殷墟,被称为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为这里已经大大小小发掘了...
原创 英... 引言 现在人们常用“运筹帷幄”一词形容十分有远见的人。《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曾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
原创 顺... 前言 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帝王,后世也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中哪一位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