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在位期间,致力于推行汉化之路?
创始人
2025-07-27 06:02:38
0

5岁登基,23岁亲政,33岁离世

北魏孝文帝在短暂的一生中都有哪些贡献呢?为什么要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

历史上,洛阳一直地处中原,是东汉和西晋王朝的首都,在五胡乱华的时期,这里依然是汉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孝文帝决定迁都于此,一方面是要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将自己的汉化改革推行至此。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他做了哪方面的改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先拿衣着开刀,他禁止三十岁一下的人穿胡服,取而代之的是必须穿汉服;其次,他提倡人们普遍使用汉话,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人,习惯使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三十岁以下的人,学习汉话(类似于我们使用普通话)是必要且必须的,不然就会受到惩罚;再之后呢,他鼓励与汉族通婚,并自己以身作则,娶了汉族的妻子,他甚至把自己的姓氏也改成了“元”,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引导这鲜卑民族走上了全盘汉化的道路。

当然,改革必然是痛苦的,可是为什么他要大力推行汉文化呢?毕竟当时北魏国力强盛,维持现状就可以保江山稳固。其实站在如今的角度再审时度势,不难发现这位孝文帝长远的政治眼光,自古我们中国人遍以华夏儿女或者龙的传人自称,我们也一直是一个汉民族为主要群体的农耕国家。

在那个时代,鲜卑族的游牧生活,是不适合历史发展的必然,生产力是落后的,而类比汉民族,不论生产力还是传统文化都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如果不推行汉化,强调自己接替朝代的正统性,那么从鲜卑民族的长远利益上看,最终可能会遭到强烈的反噬。所以,孝文帝不顾群臣反对,毅然扛起了民族融合的大旗。

现在看来,他不管精华糟粕通通吸收,似乎有些过犹不及,可是这汉化改革的深远,却为后世隋唐帝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让华夏民族迎来了一个多元,璀璨,机具创造力的盛世

这里是昊燊河东行,传承中华文化,恭祝美好家园。我们下一期,讲述一下这位帝王戎马一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曲折的一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新疆,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新疆如今的繁荣,离不开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原创 《... 王辅臣并非被康熙凌迟处死,而是被康熙爷硬生生的“折磨死”,这里说的折磨是指精神上,并不是身体上。王辅...
原创 历... 现在,电影和电视作品层出不穷,使每个人都熟悉一些国家的历史和人物。然而,电视剧中的一些人物在历史上并...
雄赳赳,气昂昂!74年前的今天... 74年前的今天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夜幕掩护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
董卓死后其部下李傕、郭汜去哪儿... 东汉的司州,本名应该叫做“司隶校尉部”,主管京畿(jī)地区很大一片区域。而在司州地区负责官员管理是...
原创 清... 古代,皇上多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例如朱元璋封妃的就有六十多个,古代后宫之中,妃嫔地位也都各不相同,...
原创 睢... 粟裕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粟裕将军是否有权利管辖山东兵团。 虽然互联网上一直有说法...
原创 比...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感谢原作者,侵权必删) 古代帝王成就功业,大抵都要有一番“狡兔死走狗烹”...
原创 街... 其实如果不是水源问题,在张郃估计没啥办法,想攻下一两万人驻守的山头,张郃的三万人基本办不到,除非单兵...
原创 曹... 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在他的小说《三国史秘本》中对曹操迫降百万青州黄巾提出了质疑。因为黄巾军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