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要杀外甥李文忠,马皇后穿上补丁破衣,朱元璋含泪:不杀了
创始人
2025-07-26 15:02:31
0

明朝洪武十三年,李文忠在家交代完后事,心情沉重地上朝去了,朱元璋看了他的奏折,脸色骤变,指着他大骂道:

“大胆李文忠,你不怕掉脑袋吗?”

李文忠眼神坚定:

“文忠死了不要紧,文忠只怕陛下会遭一世骂名啊!”

随后着,李文忠被打入死牢......

李文忠的必死之心

洪武十三年,因为受到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的影响,大明很多的开国功臣都被牵涉进去,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众大臣全部都人人自危,恐怕下一个会轮到自己。

可朱元璋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还想继续地深挖下去。作为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本该和舅舅站在统一战线。可是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

李文忠觉得朱元璋这样大肆地诛杀功臣,不仅会让他遭受骂名,还会动摇朝廷的根本。

1380年的一天,李文忠决定直言上书劝谏皇上。在出发前他交代妻子,万一自己回不来,一定要好好地教养儿女,之后就抱着必死的心前去上朝。朱元璋看完李文忠的奏折后,瞬间脸色大变。他勃然大怒的斥责道,

“胆大包天的李文忠,你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朕斩绝逆臣,与你何干?难道你真的不怕死吗?”

众臣都被吓得瑟瑟发抖,他们都不敢相信李文忠竟然去揭朱元璋的逆鳞。面对天子的震怒,李文忠视死如归地说,

“文忠死不足惜,只是恳请陛下为大明考虑,如今功臣所剩无几,倘若边关告急,大明可就无可用之人了啊!”

说完李文忠就长跪不起,这番话却彻底地惹恼了朱元璋。他即刻下令,把李文忠打入死牢,并判了个斩监候。

马皇后一件打着补丁的衣服,让朱元璋回忆往事

马皇后听说后,立刻哭着去找朱元璋,而朱元璋看到马皇后竟然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破衣服,马皇后说到:

“这件衣服是嫁给你之前穿的衣服,每每看见,都会想起很多之前的往事”

,见朱元璋当场愣住,马皇后接着说:

“陛下,你们朱家十几口,现在唯一剩下的只有文忠一个,难道你还要对他这么狠心吗?”

听完马皇后的话,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回想往日的一切,他突然觉得外甥李文忠也是个可怜的人。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二姐朱佛女嫁给李贞后,经常接济娘家。

朱元璋也经常去姐姐家蹭饭,厚道的姐夫李贞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朱元璋对他们的感情很深。后来家乡遭遇灾难后,朱元璋为了讨生计离开了家乡,从此和姐姐一家失去了联系。直到1352年,姐夫李贞得到朱元璋在滁州当将领的消息后,立刻带着12岁的李文忠前去投奔。看着衣衫褴褛的李贞父子,朱元璋心里十分地不是滋味。当得知家中的众亲人和二姐都去世的消息后,更是心酸不已。李文忠对这个久未谋面的舅舅并不陌生,一下子就扑进他的怀里,朱元璋怜惜地说,

“你母亲不在了,舅舅就是你的亲人,以后就跟着我一起生活吧!”

战功赫赫

朱元璋对这个外甥十分地看重,不仅嘱咐妻子马秀英好好照看,

还特意给他请来老师,并给他改了姓。

李文忠像朱元璋一样聪明机智,不论学什么都学得很快,文武双全,颇受朱元璋的喜爱。1357年,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兵前去支援沧州,首战告捷。之后越战越勇,成功收降了苗帅旧部30000多人。他充分地显示了在军事上的才能,在张士诚侵扰严州的时候,更是出奇制胜的,抄小路大破张士诚,后来更是将张士诚赶出了严州,让他不敢再轻易来犯。1366年,朱元璋讨伐张士诚,李文忠奉命牵制敌军。在进攻余杭的时候,守成将领谢五和手下五人出城投降,手下的人都要求处死他们,可李文忠却坚决不同意,对归降之人以礼相待。

不仅如此,在剿灭张士诚进入杭州的时候,李文忠提前就严明军纪,擅入老百姓家里者死罪。一个士兵故意违反这个规定,李文忠就将他斩首示众,因此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

朱元璋对李文忠进行了嘉奖,封他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打算日后称帝,而切他的长子朱标已经十几岁,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朱元璋又让李文忠改回了原来的李姓。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外甥李文忠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曹国公,俸禄3000石,还获得丹书铁券,可谓满门荣耀。

含泪赦免

可能真是因为和朱元璋关系特别的亲厚,所以在看着舅舅一步步越陷越深后。李文忠才不顾生死直言上柬,哪怕用自己的死去唤醒朱元璋也心甘情愿。面对马皇后的哀求,再顾念往日二姐一家对自己的情分,一向冷酷无情的朱元璋竟然两眼含泪的说到:

“不杀了!”

可是为了震慑众臣,朱元璋还是将李文忠罢免了官职,并将他的幕僚全部清扫干净,让他闭门静思己过。1383年,郁郁不得志的李文忠身染重病,朱元璋得知后马上前去探望。看着病榻上的外甥,朱元璋很后悔没有照顾好他。

那一夜,李文忠和舅舅朱元璋彻底长谈,朱元璋也终于理解了外甥的一番苦心,而李文忠也明白了舅舅作为帝王的难处。

毕竟血浓于水,再大的矛盾在亲情面前都不值得一提,所有的不快也一扫而光,他们的关系又恢复了往日的亲密。

1384年3月,年仅46岁的李文忠病世,朱元璋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的他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

李文忠性情宽厚,器量沉稳,为了国家未来,不惜冒死劝谏皇帝,最后却郁郁而终,这样的忠臣本该有个更好的结局,可惜却事与愿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年...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功臣不得善终 究其原因 一是皇帝对功臣产生疑虑而加以杀戮 二是功臣居功自傲,作威...
原创 没... 各位看官好,在下张玄泰,是大唐永昌年间关内道的一名府兵火长,但其实时下往来文书更多称我们"卫士"。卫...
《朱元璋祖训》揭秘:一个时代的...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留下了无数令人感慨的故事。而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祖训更是...
原创 清...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素有来往,有来往即会有摩擦,在封建社会,消息传递困难,没有什么比直接打一架来得更有用...
原创 明... 囚犯提审 恤囚制度,就是体恤、怜悯囚犯的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以来都存在的传统之一,到了明代,这种恤囚...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张之洞便是其中之一。...
原创 曹... 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北宋文学家苏洵 “乱世...
清华展出元勋档案实物 本报讯(记者 何蕊)昨天,“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亮相,展出...
原创 历... 引言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信很多人对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非常熟悉。这其中,潘金莲和武植...
原创 放... 在清末的历史中,丁汝昌是一个异数:作为放牛娃出身的太平天国降将,他能得到清廷的重用、李鸿章的信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