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包青天包龙图的官究竟有多大呢
创始人
2025-07-26 15:02:18
0

包青天包拯的官到底有多大呢?

许许多多著名的官吏,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有的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徇私舞弊、敛财无度;也有的官员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而名垂青史。前者臭名昭著,后者流芳百世。

在历代官员中,开封府的府尹包拯,他几乎家喻户晓,最受百姓爱戴。包拯铁面无私、廉洁公正、英明决断、不畏强权、敢于为百姓申冤屈。甚至还有包拯能“日断阳,夜断阴”地传说。百姓们就用“包公”、“包青天”来称呼他。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

他为百姓请愿,破案迅速,不怕权势。他坚持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但是,这样一位利国利民、以“为百姓造福”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被所有百姓所爱戴的好官,却始终被后世误以为他是官拜丞相。

因为他铁面无私,坚持将始乱终弃的驸马陈世美刑于律法,于是就有了陈世美的原配妻子秦香莲的那句唱词:“相爷替民申冤屈”。

纵观包拯的从政生涯,不难发现,他从未当过“丞相”这么一个官职。那为什么百姓们会叫他“丞相”呢?

谈到包拯的官职,我们必须从整个北宋的官制来探究原因。宋朝的政治制度不同于其他封建王朝。宋朝没有固定的丞相,也就是说,这个职位并不是铁打不动的,它实行的是“轮官制”。

而这样做的目的是集中皇权,分散丞相的权力。将丞相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极高权势、与皇权相争的尖锐矛盾中拉了下来。从而也减少了一个与皇帝夺权的职位。

北宋初年,还设有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中书省的最高领导人是为正丞相,而“参知政事”是为副丞相。

我们的包青天包拯是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登进士第。包拯至情至性,他奉行“父母在,不远游”。因此,高中进士后,他没有立即选择入朝为官。而是在他的父母相继地驾鹤西去,守孝结束后,在亲戚好友的劝说下,公元1037年,景祐四年他才赴京听选,入了仕途。

包拯被任命为天长(今安徽)知县,政绩斐然。公元1041年,庆历元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回到京城后,他官封监察御史。对处事不当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官僚都可以在御前弹劾,相当于现任中央纪委书记。

包拯所任职的最高的职位,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就是成为负责军事和政治事务的“枢密副使”,官居正二品,形同于丞相。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又称其为“包待制”、“包龙图”。

公元1062年,嘉祐七年,包拯在担任枢密副使这一职位,仅仅约一年半的时间就去世了,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自去到吊唁,并为包拯辍朝一日以示哀痛。追赠了他“礼部尚书”衔,谥号“孝肃”。因此,包拯一生中从未担任过丞相。

在包拯当官26年的期间,虽然官职众多,但最著名的就是“开封府尹”这一官职,它也相当于现任的直辖市的部长级领导。影视剧中也大都以此时间阶段来编剧,有公孙先生、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随侍左右,还有南侠展昭辅佐。

包拯直到去世也没有坐上相位,而老百姓们之所以称他为丞相,可能是因为百姓们都希望这样的一个好人,能成为最大的官,来为民申冤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1945年我党召开"七大",陈赓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对"候补"一词颇为不解。大会结束后,陈赓找到毛主...
原创 中...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武将世家,个个都是人才辈出。 为封建王朝立下不朽功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
原创 如... 这就像是希望老虎变成素食主义者一样。希特勒之所以要进攻苏联而不是稳固欧洲是因为他急需喂养德国巨大战争...
原创 赵... 非常担忧若吕布不能速斩赵云,吕布有危险,丝毫不怀疑他们能战千回,到时候有危险的就是吕布了!赵云和吕布...
原创 汉... 石椁制作成本高昂,使用石椁入葬,在历朝都有相关规定,可以说石椁的使用与社会内部的分化具有紧密的联系。...
原创 有... 很多的时候,人们都说”情商要比智商重要的多“,在历史上确实是如此,尤其是很多的宦官乱政和后宫乱政,要...
原创 毛... 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一共有57位,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为革命作出过贡献,但也有少数将领犯过错,甚至有...
原创 为... 前言 人生在世,总是会经历很多事情,也会经历很多抉择,更会遇到一些决定自己人生的重要时刻。而在这个时...
原创 2...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警察队伍建设发展的故事,例如警服、警衔的一系列变化等等。...
原创 宋... 文:军事帅哥 宋真宗是北宋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帝王,他继承父亲宋太宗文治的治国之路,成功实现了北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