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一共有57位,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为革命作出过贡献,但也有少数将领犯过错,甚至有个别上将被认为“功不抵过”,被评为上将是高估了,此人是谁呢?
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时轮,许多人可能意外,毕竟宋时轮名气很大,在国民党将领口中流传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在抗美援朝期间也打出了长津湖之战,这样令美军闻风丧胆的战役。
既然宋时轮如此厉害,为何会说宋时“轮功不抵过”呢?还得从他担任第十纵司令说起,1947年8月,时任华野第十纵队司令的宋时轮,遭到了国民党整编第5师的袭击,敌人步步紧逼。
宋时轮带着部队仓促北撤渡过黄河,在匆忙的撤退之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损失战士1500余人,还有大批物资损失,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大怒,十分震惊,称这次撤退是极大错误。
这一次粟裕和陈毅一起电报毛主席,保住了宋时轮,可是没想到仅仅在一年之后,宋时轮再次犯下大错,1948年9月,时任华野代司令兼政委、前委书记的粟裕,在曲阜开会作济南战役战前安排。
粟裕在给宋时轮的十纵安排攻击任务时,宋时轮却强调人员和枪支弹药问题,甚至说出了“如无补充不能再打”这样的话,很明显是在顶撞粟裕,竟然中途退出会场,要求去东北休息。
粟裕一面给宋时轮作思想工作,一面将此事报告了毛主席,这一次毛主席生气了,回电撤掉宋时轮,粟裕再次出面力保,宋时轮也意识到错误后向粟裕道歉,率领十纵参加了济南战役。
此后宋时轮跟随粟裕继续作战,部队改编之后他成为了第9兵团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时期宋时轮又犯了一个大错,原本第9兵团在南方备战,接到调令后火速前往东北准备出国作战。
部队来不及更换冬天的装备,尤其是御寒的棉衣,宋时轮不顾东北后勤干部的劝阻,强令部队快速开往前线,无奈贺晋年下令,现有人员在火车站为第9兵团的战士换衣服,这才让9兵团战士勉强好过一点。
第9兵团在前线作战取得的战绩确实很不错,但非战斗减员也很厉害,为此虽然宋时轮在长津湖取得了战功,但也遭到非议,后来在特殊的十年里面,宋时轮遭到了冲击,这些事也被提起。
那个时候宋时轮在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被扣上了“三反分子”的帽子,当时粟裕在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并主持日常工作,粟裕第三次出面力保宋时轮,称其是工作中的错误,是难免的。
在粟裕的力保下,宋时轮保住了副院长的职务,避免了再次遭受冲击,然而宋时轮对粟裕的多次帮助却没有好感,甚至当年粟裕派人救过他,宋时轮在晚年回忆此事时也不领情。
那是在淮海战役期间,宋时轮乘坐的卡车遭到国民党飞机的扫着,粟裕听说宋时轮遇袭急忙派人去营救,后来宋时轮没事,说多亏了警卫员小于,要给警卫员记大功。
后来有人提起粟裕不惜一切救宋时轮的命令,宋时轮却说,无论是普通战士和是司令员,都是解放军的一员,不能搞特殊。宋时轮自抗美援朝之后再也没有带过兵,于1991年9月17日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