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纪的重要性堪比士兵的整体素质,早在古代,就有用兵先明功罪赏罚的说法,可见其在整体战局中的地位。
一个赏罚不分,治军不严的部队,任何时候都是注定失败的,如果再加上任人唯亲,依靠裙带关系上位这等陋习,这样的部队灭亡更是指日可待。
当年蒋介石对依靠裙带关系上位,出任总参谋44天就去世的桂永清,让调查人员不许声张的做法,也可以看出国民党为何会走向灭亡。
公然违抗军令
违抗军令,在任何时候性质都是十分严重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桂永清却成了一个例外。
1900年桂永清出生于江西,青年时期的他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因为当时战事吃紧,因此这期黄埔生也是速成班,也许正是这种原因,让里面的桂永清只学习了作战,却没有学习做人。
1925年9月,蒋介石奉孙中山命讨伐陈炯明,桂永清也是其中一位,彼时的他是一位连长,手上还是有些权力。
年轻的桂永清作战虽不惜命,但是却十分看重身外之物,虽然部队里早已有蒋介石颁布的“如有骚扰人民,违反军纪的,上至校长,下至士兵,都要枪毙。”
当时他带领的部队刚打下淡水,在搜索追击过程中,经过了一家典当行,桂永清看着里面的布料,手镯和光洋,便见财起意。
他私下里将这些东西打包第二天就寄回了江西老家,而这一幕刚好被李之龙(军校党代表)看到,见他公然违抗军令,立刻便联合多名党代表将他告发到了蒋介石那边。
蒋介石此时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桂永清的“顶风作案”也确实让他十分火大,当即便动了杀机,要将桂永清拖出去枪毙,然而桂永清随后却在好友贺衷寒的帮助下,请来了何应钦为其说情,才让蒋介石收回成命,降级处理。
一件情节如此严重的事,竟然就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如此一来国民党最后为何会失败,也是有迹可循。而桂永清至此尝到了裙带关系甜头,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了。
再次轻轻放下
桂永清这次大难不死,工作上一改之前作风,还是老实了一段时日,不过从此他便花更多心思在打通各处关系上面。
尤其是对何应钦,更是为其马首是瞻,言听计从,一来二去他也真的入了何应钦的眼,可见桂永清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也算是别具一格的“人才”了。
但是没多久,他便故态复萌再一次违抗命令,这次还是被何应钦给说情保了下来。原来1928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了军事编遣会议,彼时的桂永清被任命为11旅旅长,当时的副旅长职位还空缺,蒋介石内心是属意李默痷的,但是桂永清希望自己的好友邱清泉接任副旅长。
结果当蒋介石安排李默痷到职时,
却被桂永清一句“早已有安排”给堵了回去,
这下可真是犯了蒋介石的大忌,一个不听指挥的兵如何还有留下的必要呢?就在紧急关头,桂永清再次求上了何应钦,在何应钦的说情下,蒋介石再次选择了放过桂永清,不过这次降职处理不行了,桂永清便见此机会前往德国公费留学,学习纳粹党当时的模式,是的,当时蒋介石对纳粹德国很感兴趣。
桂永清多次违抗军令,却又能依靠裙带关系全身而退,是国民党内部官僚主义盛行的一大表现,也是蒋介石的革命之路走不长远的重大原因之一。
不许声张
虽然多次犯了蒋介石大忌,但是也没有影响桂永清的官运。从德国回来后他也有过一官半职,能够直接领导军队,但是他在1938年5月的兰封会战时作为27军军长,不战而撤确实让人十分反感了。
可笑的是,这次事件和他同行的龙慕韩被处决,但是他却因为和何应钦,陈诚关系密切,再次逃过一劫,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桂永清再没可能直接指挥军队。
不过清闲做官的时间内,桂永清也没有停下搞好关系的脚步,于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他竟然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这一操作实在是让众人瞠目结舌,不得不为这个桂永清的官运亨通感到“敬佩”。
不过如此“旱鸭子”如何能够真正掌管好海军,在他的带领下,海军战斗力直线下降,好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让他暂时保住了乌纱帽。
(蒋介石认为临阵换将不可取),不过桂永清虽然指挥海军战斗不行,但是帮助蒋介石运送黄金白银之类去台湾,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蒋介石和桂永清几乎天天在军舰上过日子,也是另一种“信任”。
只不过等蒋介石安全到达台湾后,桂永清立刻便被踢出了海军,好在他的好友陈诚还愿意罩着他,让他做了总统府的上将参军长,即便是一个闲职,也能让他保存点体面了。
时间很快来到1954年6月30号,彼时的桂永清又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并授予他海军一级上将的军衔,这可让其喜出望外,四处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即将反攻大陆的“雄心壮志”。
为了巴结这个新总参谋长,8月11日台湾首任省主席
魏道明在家设宴邀请桂永清,结果赴宴回去第二天桂永清就暴毙而亡了,而这距离他赴任总参谋长才刚刚44天。
桂永清的暴毙令人疑惑,此前蒋介石就已经在调查他海军司令时期的私吞行为,如今知道他去世后
竟然立刻下令停止调查,并且还不得声张
,
甚至还追授他陆军一级上将的军衔,也是行为迷惑。
小结:
桂永清的发迹史也是当时国民党大部分将领升迁的一个缩影,腐败,官僚主义,裙带关系等萦绕在国民党内部。就连领导人蒋介石都是一个需要依靠嫡系军队,排挤地方军阀的人,每个手握重权的人都各怀心思,如此作为的政党如何能够撑起国家的一片天?
可见蒋介石的失败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或许他的结局从最初“放过”桂永清时就已经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