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宋占世界经济总量22.7%,为何却打不过蒙古?军事只是其次
创始人
2025-07-26 07:32:14
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那么,这样一个经济实力超强、文化底蕴深厚的泱泱大国,为何会在忽然之间被一个刚成立不久的金国灭亡呢?很多人认为,南宋军事实力羸弱,最终被蒙古人灭国,实属理所当然。然而事实真相远非如此。蒙古帝国虽然实力强盛,却也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南宋也并非如传闻般不堪一击,那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南宋为什么最终败给蒙古呢?

其实,从战争的周期来看,蒙古帝国对南宋的军事优势并不是压倒性的。对蒙古大军来说,中国南方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例如,南方的气候湿热,地理条件也与北方相差较大,蒙古骑兵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如此特殊的环境不仅蒙古士兵难以忍受,连马匹也无法适应。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南宋朝廷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水军部队。

从上面来看,南宋也不是赢弱至极。如果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弥补自身劣势,未必会落得全盘皆输的下场。然而,在经过十几年的拉锯战后,南宋王朝最终还是迎来落幕。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灭亡,首要原因并非在于军事实力的差距,朝廷内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十三世纪中期,一些有权势的地主阶层与朝廷为伍,剥削农民、大肆敛财,同时又偷税漏税。如此,不仅百姓生活变得困苦,朝廷也因无法得到足量税收,财政情况更是捉襟见肘。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朝廷行政效率低下、运转困难,军饷不足、军备得不到补充,军队战斗力自然大幅下降。六十年代始,权臣试图通过改革约束贪污腐败行为,但收效甚微,反对声不断,甚至导致朝廷内部出两极分化居民愈演愈烈。由于吏治腐败严重,官府开支暴增,以至于南宋老百姓“休养生息”时,缴税金额却比战争年代还要多。据《宋史》记载,除了交正税之外,南宋老百姓还要交“面钱”、“月桩钱”、“经总制钱”、“农具钱”等上百种税,种类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当蒙古王朝对南宋发起全面战争之时,南宋朝廷却陷入了无休止的斗争之中。大敌当前,财政亏空,积贫积弱,内耗所产生的破坏力又被无限放大。虽有一批爱国将领涌现,但终究也是无力回春。此外,一些将领在对朝廷甚至选择了投敌叛国,更是给南宋朝廷带来了致命一击。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南宋的灭亡归根结底是封建制度腐朽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向前,后人须谨记教训,砥砺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成就,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人类前行...
原创 大... 中华文明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启,发展到现在已经将近6000年,其中流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近...
原创 大...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位期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当年五月在太...
原创 百... 时隔一年,千呼万唤! 《历史的温度》这套令大家赞不绝口、热议追捧的“大众畅销历史读物”,终于出第六本...
原创 赵...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赵匡义是如何对待嫂子宋皇后的,那就是薄情寡恩,甚至在宋皇后死去之后,赵光义也没有给...
原创 号...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18年”,死人无数,湖里的鱼多得随便一棍都可打着好几条…… 陈友谅与朱元璋...
原创 一... 我相信或多或少的小伙伴都看过“隋唐英雄传”,里面讲述了隋末唐初时期,跟随李世民一起打下大唐江山的诸位...
原创 鳌... 清朝初年,朝中先后出现两员权倾朝野的名将。一位是辅政大臣鳌拜,一位是大将军年羹尧。这两位属于标准的“...
原创 国... 政教合一这一类的词其实在世界近代史中十分常见,最早是在文艺复兴,中世纪会出现这样类似的词。 在现代,...
原创 他...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继位后兢兢业业十七年,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他在位期间,铲除阉党,平定内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