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家神道与天皇崇拜,旧日本帝国为何同时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创始人
2025-07-27 04:31:54
0

政教合一这一类的词其实在世界近代史中十分常见,最早是在文艺复兴,中世纪会出现这样类似的词。

在现代,日本的旧帝国曾经也是这样的一种。其实大部分的国家秉着科学理性的精神都会把宗教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或者是宗教没有对于国家事务的决定权。

但是日本以前的社会似乎并不是,日本的旧帝国崇尚的是国家神道和天皇的崇拜,那么为什么就日本社会会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呢?

一、政教合一其实是文化相互磨合的一个过程

1、政教合一在日本的古代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模式

政教合一这个词其实在历史领域是十分熟悉的。不管是在中国近代史也好,还是在世界近代史也好,其实这一类词都是比较重要或者是频繁出现的词。

在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应该是在近代建立的太平天国的政权,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除此以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政教合一的模式在中国出现过。当然这个政教合一的词,对于世界现代史来说,是更加频繁出现的,不管是在文艺复兴,还是在中世纪,哪怕是在近现代的日本,其实都是比较频繁出现的一个词。

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其他国家通过某一些绝对化的权利去进行文化属性的附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原来的文化传统当中都有宗教色彩。

所以这样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仅只出现过一个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太平天国政权,除此以外,并没有产生任何与宗教色彩严密相关的一些政权。

因为在中国以往的历史当中,虽然也存在着本土宗教或者是外来宗教,但是这些宗教中国历史的文化领域并没有占据绝对性的作用,或者是占据绝对性的地位。

在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史当中,真正占有绝对性地位的还是儒家思想。所以这个理由也可以来解释,为什么日本的旧社会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因为在日本的原有一些文化传统当中,也是存在着政教合一的模式的。

其实日本是一个政治性的色彩很浓并且在宗教色彩上也很浓的一个国家。从日本的政治上来看,日本的天皇是一直被保存下来的,并且拥有名义上的专制权力。

但是实际上天皇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真正有很大权利的是地方的一些军事集团,也就是所谓的武士集团。

或者是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西南地区的一些集团是拥有较大权利的。这些集团之所以能够拥有绝对性的权利,除去一些时代性的客观因素,其实最大的因素就是日本地缘环境本身。

因为日本其实并不像中国一样,内部其实是一个总的平原和山地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趋势。所以在大一统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凭借着地缘的优势而占取一定的主动性。

日本的领土是十分稀少的,并且在领土的内部还比较多山地和一些破碎的岛屿。所以这一些领土上的破碎,以及领土上的自然分割,也就导致了为什么在整个日本的领土之上,其实是有非常多的独立势力形成的。

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之下,想要进行一个大一统的文化熏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想要让日本本身找一个共同的文化信仰,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因为这些领土的破碎,各个地方都有十分强大的力量,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标准,也就是说文化思想中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统一,各个地方的文化都是比较独立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民众的一些文化认同心理是比较低的。解决这样的办法,就是宣传所谓的政教合一,也就是用统一的原始宗教,以及用之前一直存在的天皇,去巩固他们的一个文化认同。

也就是找所谓的一些象征物,来凝聚民众心中的认同心理。这个过程摸索其实也不是很简单的,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

2、在日本接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之后,这样的一种文化认同以及文化心理会呈现更大的破碎

其实单看日本古代的文明,这样的一些文化现象就已经足够破碎了,因为日本的本体文明其实并没有实际性的产生。

日本的很多文化和文明都是通过别的国家嫁接完成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和近代的欧美,是日本很大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东拼西凑的文化过程中并没有一些标志性的独立精神产物出现。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为什么日本的文化看上去的确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其实实际上探究是一种病态的代表性。

这样的病态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各种嫁接上,就显得非常奇怪。这是拿一些文化,那儿拿一些文化想要集合成一个有逻辑的文化体系,并且还要让生活在日本的本土人民,对于这样的文化有极其强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个人觉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文化的产生之所以可以让人民有认同感,主要是因为文化是基于一方水土的状况而形成的。

不然也不会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一方文化的一些现象和名句出现了。

所以日本拿去的文化,其实是适合中国本土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的,欧美的工业文明也是如此。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的古代文化体系就已经是分崩溃的,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拿的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些文化来作为其文明的补充。

但是这样的补充是暂时的并且是不符合本国的自然逻辑发展的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后来日本引进了佛教。

而佛教本身是一种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去贯彻日本的文化逻辑,所以日本干脆开辟出来了一条新的道路,就是模糊这样的文化概念。用宗教的概念去模糊整个文化的概念,所以用宗教的模式达成人们内心信仰中的一个统一。

这样的一种模式达成统一倒是可以,但是又不能够让日本的人民对于佛教产生真正的亲切感,亲切感其实还是要来源于本土的一些东西的。

所以在日本社会,当时的佛教又和神道教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使当时的佛教以及神道教都更好地结合,所以形成了本土化的佛教。

所以在近代的日本社会时期,其实也是采取了相关的模式来达成人民心中信仰的统一,以便于日本能够更好地发展,采取的就是政教合一的模式。

因为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日本那样没有独立的文明产生,所有的文明都是在他人的嫁接之下完成的。

二、在旧日本社会时期,吃到了政教合一的好处,所以后来的政教合一是以一个十分夸张的模式进行的

其实日本古代有过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所以在近代的使用来看,是比较灵活自如的。虽然加入了欧美工业文明的一些成分在但是由于其信仰的坚定以及又加上了本土神道教和天皇的象征物。

所以这样的一种信仰,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

当然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其实也吃到了所谓政教合一的好处。所以对于当时的宗教更是夸大其词并且与当时的政治是进行了疯狂的结合的。这样的一个模式,就是在近代日本的社会生活当中,频繁的宣传,天皇就是太阳神,天皇就是原来的神。

从这样的一个理论当中就可以发现,日本的一些政教合一的模式其实是十分荒谬的,似乎并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理性统治的模式。

而在近代的日本社会时期,日本的士兵以及日本人所畅想的理想,大部分都是为了天皇而战,也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个共同理想而战。

所以很显而易见的就是日本的人民凝聚力,的确是只有靠天皇以及靠一些本土宗教才能够进行凝聚。

2、这样的一种模式,其实是另外的一种思想统治模式

政教合一从单方面来看,的确听起来是比较自由的,可以选择宗教和政治相关的一些东西。但是实际上来看,这对其他的宗教,尤其是有为日本本土神道教的一些内容的话,那么这样的宗教其实是很难在日本存活的。

所以在一些日本的宪法当中或者是一些地方规定,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日本境内的宗教需要遵从不违背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基本原则,才能够在日本本土生存,这在上个世纪的旧日本社会是十分常见的。

其实这样的一种模式就是一种间接的思想统治模式,只不过统治的不是一些具化的思想,而是一些抽象的思想。

三、总结

每个国家都有着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的时候,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一定是要在基于理性思考的程度上做出的选择,不可以为了一些所谓的阶级利益或者是统治利益而去盲目的夸大这样的统治模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十大昏君,明朝三位皇帝上榜,三位开国皇帝也成昏君 导语 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皇帝开始,...
原创 河... 在前面的文章中说了河北省1965年到1973年的详细的地域划分,今天在和大家说一下1974到1933...
原创 李...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若论开国功劳,他在兄弟几个中是最大的。按照《兴唐传》的说法,李世民之所以能...
原创 秦... 最初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就是用来夸赞秦始皇的,虽然已经是两千多年前的皇帝,但他建立的一些制度,我们至今...
原创 俄... 欧洲四大民族 欧洲主要有四大民族,即 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凯尔特民族和斯拉夫民族 。后三个民族则一...
原创 持... 朝贡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中央王朝对周边的藩属国(比如越南、朝鲜等)进行“册封赏赐”,而藩属国则认可中央...
原创 此... 此人父亲是清末首富,妻子是总理千金,自己却晚年凄凉,横尸街头。 民国时期,一个文人墨客精英涌现的文人...
原创 魏... 战国,是一个群雄并起,战争纷纭的时代。在战国时期,一个国家不管是称霸还是存活都必须依赖于人才。当时最...
原创 使... 这是龙胆亮银枪、五钩神飞枪、浑铁无缨杉篙枪、素缨蘸金枪、沥泉蟠龙枪、丈八点钢枪的比较。 赵云、王彦章...
原创 清... 相信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在中国封建制度下皇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没有任何权力能够凌驾在皇权之上。但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