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色特工”郭汝瑰晚年坦言:国民党阵营的高官,我只钦佩这个人
创始人
2025-07-25 21:32:41
0

1980年,我军曾经打入国民党国防部的高级特工郭汝瑰再次入党。之所以说他“再次入党”,是因为郭汝瑰在生涯中有过两次入党经历,第一次是在1928年,后来因故与组织失联。抗日战争末期,郭汝瑰通过秘密渠道重新联系上组织,获得了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重要任务。

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这件事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都没有解密。在郭汝瑰的请求下,1980年组织再次为他举办了入党仪式,老将军也在此后不久恢复了应有的名誉:他在战争年代的真实身份是我党地下党员,并不是单纯的“起义将领”。

郭汝瑰亲自提笔撰写的回忆录,也在八十年代完成。这本回忆录里清晰地记述了郭汝瑰潜伏在国军高层的往事以及他的历史功绩。在身份公开之后,他被认为是红色特工里的传奇,甚至可以说是解放战争期间的第一特工,怎样评价都是不过分的。郭汝瑰指出:在当时的国军将领里面,也有一些爱国、反战之人,其中的一位名将,郭汝瑰给予的评价最高,在传记当中多次提到。此人是谁呢?

这位被郭汝瑰敬重的原国军高级将领,就是陆军二级上将张治中。张治中将军十分注重国家和民族团结,反对党派之争,“和平将军”并非浪得虚名。根据郭汝瑰的记载,在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国军阵营里有影响、有话语权的人物,只有张治中一人是真心主张和谈的,希望尽最大可能避免内战,为民众争取福祉,集中力量建设饱经日寇摧残的国家。而在高度赞扬张治中的同时,郭汝瑰对于陈诚等主战派国军高层嗤之以鼻,尽管他本人是陈诚“提拔”起来的将领,并被送进国防部担任厅长。

郭汝瑰形容张治中人品厚重、忧国忧民,是我方真正的朋友,也是他潜伏国民党阵营时期,“唯一真心佩服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张治中是蒋军中央系将领里面,唯一没有带兵直接或间接与我军交手的上将级人物,并非因为打仗不行,而是他根本不愿参与。由于资格老、立过功,老蒋对执拗的张治中也奈何不得,基本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张治中经常在高层会议上和老蒋发生争执,二人的见解完全不同,郭汝瑰心里认为他“敢说话、说真话”。在解放战争后期,深明大义的张治中甚至积极策动了陶峙岳、包尔汉等人的新疆起义,促成了大西北的解放事宜。也正因如此,张治中在建国后成为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这样的副国级干部,地位非常高,在有国民党背景的高级干部里面,是比较罕见的。

在传记中,郭汝瑰的评价十分中肯,张治中不光非常爱国,建国后他的行为也展示出了出众的人品。张治中对于一些我军元勋的态度也非常厚道:彭老总曾经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遭到批判,蛰伏十几年时间。张治中不顾敏感的环境,几次写信并当面跟主席、总理等人交流过看法,为彭总讲了不少话(两人在西北短暂共事过)。他也是少数敢为特殊事件中受影响的干部发言求情的人,而且自己还是国军将领出身。要知道很多红军出身的老革命,也未必敢替彭总仗义执言,但张治中就是这样实事求是的人。郭汝瑰推崇他,确实是有道理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年...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功臣不得善终 究其原因 一是皇帝对功臣产生疑虑而加以杀戮 二是功臣居功自傲,作威...
原创 没... 各位看官好,在下张玄泰,是大唐永昌年间关内道的一名府兵火长,但其实时下往来文书更多称我们"卫士"。卫...
《朱元璋祖训》揭秘:一个时代的...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留下了无数令人感慨的故事。而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祖训更是...
原创 清...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素有来往,有来往即会有摩擦,在封建社会,消息传递困难,没有什么比直接打一架来得更有用...
原创 明... 囚犯提审 恤囚制度,就是体恤、怜悯囚犯的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以来都存在的传统之一,到了明代,这种恤囚...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张之洞便是其中之一。...
原创 曹... 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北宋文学家苏洵 “乱世...
清华展出元勋档案实物 本报讯(记者 何蕊)昨天,“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亮相,展出...
原创 历... 引言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信很多人对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非常熟悉。这其中,潘金莲和武植...
原创 放... 在清末的历史中,丁汝昌是一个异数:作为放牛娃出身的太平天国降将,他能得到清廷的重用、李鸿章的信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