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抗日殉国的名将,许多人都知道张自忠将军,1940年,张自忠将军在襄阳与日军激战牺牲,死后他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他的英名世人皆知,而另一位抗日殉国的将军则长期鲜为人知。
此人就是郝梦龄将军,在国民党的将领之中,郝梦龄将军的名气不大,不如王耀武、张灵甫、孙立人等人,不过论军人的骨气和爱国之心,在国民党将领之中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将军。
1989年2月18日,郝梦龄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由于家里穷,他仅上了三年私塾就被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来不堪忍受店主的打骂,郝梦龄跑出来参加了奉军,由此走上了军旅生涯。
在奉军期间郝梦龄上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还参加过北伐战争,由于作战勇猛,郝梦龄被提升为第2师师长,1930年,郝梦龄被任命为郑州警备司令,后来被提升为第9军副军长和军中等职。
1934年,蒋介石对苏区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郝梦龄不愿参与作战便主动请辞,没想到蒋介石不批准,蒋介石把他调往了贵阳等地,让他带着第9军去修建川黔公路。
从郝梦龄当时的处境不难看出,他是被蒋介石边缘化了,1937年5月,郝梦龄向蒋介石提出请辞,不过没被批准,随后他被调往将官班学习,“七七事变”发生的时候,他正在赶往四川陆大的途中。
得知日军全面侵华,郝梦龄当即请求返回部队北上抗日,1937年9月底,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重创日军,日军撤退到了代县附近,随后爆发了忻口战役,郝梦龄所部参加了这次战斗。
10月12日,南怀化的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阵地易手13次,部队伤亡巨大,郝梦龄始终在一线指挥不肯下去,日军轮番出动飞机和大炮进行轰炸,郝梦龄临危不惧。
一旦敌人停止轰炸,他就迅速走出隐蔽部观察敌情,由于日军武器装备较好,郝梦龄所部很吃亏,部队损失不断变大,战斗至10月16日凌晨,郝梦龄和第54师师长刘家麒亲自到前线督战。
在他们的指挥下,反攻部队连续夺回了几个山头,郝梦龄在前线指挥一直到了清晨5点左右,由于郝梦龄距离日军阵地太近,在通过一个狭窄通道时,郝梦龄不幸被日军的流弹打中,当即牺牲。
郝梦龄的遗体被战士们抬了下来,在他的衣服口袋中发现了一封来不及寄出去的信,信中他坚定的表示要誓死抗战,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从太原运到武汉,随后举办了公祭仪式,自发前来参加的人数超过万人。
1937年12月6日,郝梦龄被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上将,遗憾的是,郝梦龄将军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带着5个子女辗转到重庆避难,因生活所迫不得不靠在街头卖茶水谋生,可以说是流落街头。
直到有一次偶然被冯玉祥将军看到了,冯玉祥把郝梦龄妻子的处境反映给了蒋介石,得知此事的蒋介石感到羞愧,于是下来给郝梦龄的妻子拨发2万元抚恤金,还承担了其子女上学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