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把秦始皇和项羽刘邦等人划分为两个时代的人物,因为从历史的感觉上来看,是秦始皇去世之后后面的这两大英雄人物才登场。其实这都是历史上的一种传达错误,秦始皇、刘邦、项羽等人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举个例子来说,秦始皇其实和刘邦两人岁数是差不多的,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了一岁,项羽与秦始皇的年龄差距不会超过九岁。这的确非常有意思,只有一岁和九岁的差距却如同隔着一个天地,因此有很多网友调侃当年秦始皇在登基征战天下时候,刘邦还在乡下田里面玩泥巴。
不过秦始皇去世以后,这两位人物也算是大器晚成,最终搅动的风云并且创立了自己的时代特色。不过有不少网友也提出了疑问,假若当年秦始皇没有去世,这三个人物在当时展开了一次三方对决,那么刘邦和项羽还能够成功吗?秦始皇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存在,刘邦和项羽在我们印象中也是两个顶级大英雄,若是他们三人在最后交手到底谁才是胜利者呢?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当时的一组数据或许可以揭露答案。
第一个数据就是秦王国当时的高科技发明——驰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道路,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秦始皇花的大力气在上面能够确保四辆马车并驾齐驱,而且以最快的平稳速度运行。有史学家做出推测,要秦始皇在世,这些交通工具将会以一种最完美的状态运行,即使陈胜吴广在当时起义,至少他也能确保在十天之内把这样一股部队彻底剿灭。这种运兵的速度,即使是刘邦和项羽都远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第二组数据就是军队的向心力,当年秦始皇在军队中的威望,那已经不能用神来比喻了。秦始皇在那些士兵的心中就是一种信念,只要有他存在,战争的胜利权就始终牢牢的把握在秦国手中。当年章邯只凭借着一帮犯了死刑罪的囚犯们能够打败六国等人的部队,那么有秦始皇在的话,这些部队的杀伤力将会达到极限,曾经带领他们平灭六国的气质还有那种勇气又会重新恢复到这些军队的心中。
第三组数据就是军队的数量。秦王国的主力部队大概分为两支,一直在北方对付匈奴大概有30多万人,一直站在南方平定南越各族人数也有20多万人。这两支精锐部队是秦国当时真正统一天下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是全国的最先进水平。只要秦始皇在这两支部队就会随时回援,凭借着这样一股部队,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根本就翻不起什么大浪,可以顷刻之间将其剿灭。
第四组数据更为恐怖,那就是秦国在六国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威压,这种东西有点类似于积势的存在,正如后世史学家的评价:六国臣民而为秦国之积威所劫哉。是说六国臣民已经被秦国打怕了,只要提及到秦国他们的腿就会不由自主的打颤。
这就好像一个长时间被大汉欺负的小伙子,即使这个大汉生病了,但是小伙子依旧不敢对他出手,不为别的,因为被吓怕了。因此只要秦始皇在一天,六国的那些人们就绝对不敢造反,他们没有这个勇气去和那个带给他们无尽恐惧的君王大战,就算是刘邦和项羽两人也不行。
因此若是当初秦始皇与刘邦项羽他们两人同时代作战,那么可能后来的楚汉争霸战争就已经不会发生,因为他们俩早在开始的时候就被秦始皇给勘平了,秦始皇的历史特殊性无人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