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里,军阀都是一副大老粗的形象。相信很多人也读过张宗昌的搞笑打油诗。这些事情很容易让人觉得军阀都是些没文化的粗人。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军阀中没文化的,也就张作霖、张宗昌等少数人。大多数的军阀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而且有不少都毕业于国内外的名牌大学。
比如著名的儒将吴佩孚,在清朝时就考上过秀才。后来参军时,又在开平武备学堂(保定军校前身)、保定武师范学堂、测绘学堂等很多学校进修过。他自己创作过很多诗词,水平是很不错的。详情可以看这篇文章:
民国最有文化的军阀,写的诗比张宗昌好一万倍,堪比毛主席、曹操
吴佩孚
直系军阀冯国璋在清朝时是生员,这个身份相当于秀才。他毕业于李鸿章创建的天津武备学堂,成绩很优秀。冯国璋自己还编写过几本兵书,袁世凯看了之后很是欣赏,因此让他负责训练新军。
皖系军阀段祺瑞,同样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他的成绩比冯国璋还好,考试经常都是第一名。毕业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李鸿章送到德国深造。这可是一个学霸呀。
段祺瑞
皖系二号人物徐树铮、奉系二号人物杨宇霆、山西军阀阎锡山、直系军阀孙传芳、滇系军阀唐继尧、湖南军阀赵恒锡等人,都毕业于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是亚洲范围内最好的军校。这些军阀可都是“海龟”呢。其中唐继尧在清朝时也中过秀才,文采很出众。
除了日本士官学校外,还有很多军阀毕业于保定军校。比较著名的有湖南军阀唐生智、桂系军阀白崇禧、四川军阀刘文辉等。还有很多军阀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前身(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包括孙传芳、吴佩孚等。保定军校是民国时期最好的军校。很多人可能觉得黄埔更胜一筹。但黄埔的特色是政治教育,论军事教育,黄埔远远不如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都属于比较好的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名牌大学。还有很多军阀,毕业于各省的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预备学校,或者各省的讲武堂;这些学校可类比于现在的985、211。如李宗仁就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堂。这种陆军小学堂是军事预科学校,跟现在的小学不一样。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国时的军阀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北洋军阀就兴办了北洋速成学堂、保定军校、陆军大学等著名学校。段祺瑞、冯国璋都做过北洋各大学堂的总办(相当于校长),他们俩都是门生故吏满天下。蒋介石以黄埔生控制军权,也是跟这些前辈学习的。大老粗张作霖,出身土匪,没啥文化。但是他扩建了东北讲武堂,培养了大批奉军军官。
张作霖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军阀上的是军校,文化水平不高。其实不是的。即使是军校,也是要上文化课的。这些人的文化水平,在当时都是最顶尖的。
有意思的是,民国时期的军阀、将领也根据学校的不同,进行派系划分。比如张作霖那边就分为杨宇霆、姜登选为首的士官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及郭松龄为首的陆军大学系(属保定军校一脉)。两派一直明争暗斗,最后郭松龄反叛,主要就是为了惩治杨宇霆。
当时还有一个叫做“陆军四校校友会”的组织,其成员都是保定军校、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预备学校的毕业生。保定军校学生通常都会先在那三所学校学习,所以四校毕业生都算是校友。而各省的讲武堂的毕业生,当然也算是校友,有自己的校友组织。黄埔毕业生也形成了著名的"黄埔系”。
如四川军阀刘文辉,本来势力并不如刘湘、杨森等人。但因为他是保定军校毕业,就和保定系的军阀邓锡侯、田颂尧联合起来,在四川形成了强大的“保定系”联盟。刘文辉的侄子刘湘,因为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就无法进入刘文辉等人的保定系圈子。刘湘、杨森都毕业于陆军速成学堂,他们形成了“速成系”,与“保定系”分庭抗礼。
看来想当个军阀,也是要好好学习的。你还敢说读书无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