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出土七件青铜珍宝,却有六件流失海外,仅剩一个已无偿上交
创始人
2025-07-25 01:32:00
0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对鼎非常崇拜,东汉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就记载道:“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最初是先民所用炊具,类似于今人所用的铁锅,只不过尺寸方面要大上很多。历史上人们最先使用陶鼎为炊器,后来开始使用青铜鼎,并逐渐演变为重要礼器。

古人虔诚地认为,通过铜鼎烹肉祭祀神灵,能获得神灵保佑,遇事逢凶化吉。如此一来,铜鼎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显赫、尊贵、宏大等引申而出的神圣意义,并被帝王们视为立国重器,成为国家与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一般说来,鼎分为三足方(圆)鼎与四足方鼎,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周太保鼎就是四足方鼎中的精品。

清朝道光年间,太保鼎在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境内出土,一同出土的还有小臣艅犀尊、太保簋(guǐ)、大史友甗、大史卣(yǒu)等青铜珍宝,这批器物因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复,被世人誉为“梁山七器”,是商周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稀品。自出土后,太保鼎在山东世家大族中几度辗转,比如济宁钟氏、南海李山农、日照丁跋臣等清末收藏家都曾是它的主人。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国务卿徐世昌将太保鼎连同西周太师鼎、小克鼎、克钟在内的一批青铜重宝一并收入自己的弢斋中,并特地作《得鼎歌》以资纪念。在这首诗中,徐世昌将太保鼎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太保鼎的珍爱之情。如今,“梁山七器”零落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唯有太保鼎幸存国内,得以让大家一睹百余年前各大收藏家竞相收藏的青铜珍品之真容。

太保鼎通高50.7cm,口径23.36cm,重达26kg,其造型雄伟,工艺精湛,鼎口双耳雕刻有双兽浮雕,腹部四面则兼用圆雕、浮雕技法,分别饰以蕉叶纹和饕餮纹。宝鼎四角扉棱凸起,别具风格,鼎部四柱足也装饰有扉棱,工匠还在其中饰有圆盘,这在现存商周青铜器中堪称独一无二。在鼎腹内壁,清晰刻有“大保铸”三字铭文,据专家考证,“大保”二字应为“太保”,因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故此鼎被世人称作“太保鼎”。

太保,是周朝的一种官职,既是周王的辅弼重臣,又是最高执政官员之一,地位十分显赫。《尚书》曾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据学者考证,太保鼎应为西周成王时期的重臣召公奭所铸。召公奭曾辅佐周武王伐纣,成王时出任西周太保。召公辅政成王之时,崇尚勤俭,因而深受百姓敬仰,这件太保鼎正是召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徐世昌孙媳张秉慧女士将家中珍藏的太保鼎无偿捐献给国家,入天津博物馆馆藏。2002年,《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公布时,太保鼎毫无悬念地入选其中。

参考文献:

《中华国宝图典》《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青铜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力量钻石股价回升至30.51元...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力量钻石股价报30.5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93%。当日成交金额达2...
离婚三年又被拍到亲密逛超市,他... 昨天,一条“偶遇吴倩带娃逛超市”的帖子在社交平台疯传。 照片里,吴倩扎着随意的丸子头、穿着一身清凉简...
旅行必带茶具神器!轻巧紫陶汝窑... 聚山堂旅行茶具套装:茶香不落地,旅途更写意 那次在云南茶山,好友老王郑重掏出自带茶具——散落的盖碗、...
美国拟对瑞士钟表加征39%关税... 格隆汇8月5日|据雅虎财经,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自8月7日起,对来自瑞士的进口产品征收高达39%的关税...
原创 李...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一般被人叫女皇武则天的丈夫。懦弱、怕老婆,一遇到难事,就犯头晕病,懦弱的成了他的...
原创 皇... 《霍去病:肉腐之谋,远见卓识》 一、“十车肉至,疑惑顿生” 公元前[具体年份],大汉王朝的边疆烽火...
原创 从... 从中国逃到日本的3个妖怪,个个混得不错,在日本家喻户晓 在日本民俗信仰中,有不少异类生物,它们纯属架...
原创 秦... 世人皆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位千古一...
原创 纵... 约公元前329年前后,一个人离开了秦国,另一个人进入了秦国。离开的是刚为秦国收复河西之地的大良造犀首...
原创 盘... 你知道中国古代哪位功臣的贡献最大吗? 既不是 “一碗开一国”的朱元璋 ,也不是 兵仙韩信 ,甚至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