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初董仲舒给汉武帝刘彻提意见,从那时确立了放弃各家学派,让儒学一家独大,此后久盛不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专制王朝的官学。虽然,汉武帝推起了儒学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但是,他本人真的遵循"儒学",真的相信儒生吗?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都知道,刘彻一直是个独裁者,他觉得儒学的很多理论令他非常矛盾,十分扎耳,就好像“天人感应”“民贵君轻”。太过于重视儒学,会使他觉得被束缚了,难以使用他的政权。总而言之,刘彻一朝,只是把儒生当成牌坊,把儒学当成工具罢,并不是真的任用。
虽说如此,但刘彻在任时期还是一个比较向上的时代,最主要是其大范围讨伐匈奴。当时,匈奴遭受到了巨大损失,而地理位置极好的河南与河西都已划入汉朝版图。为了避免进一步损失,匈奴派使节想和汉朝和亲。于是,刘彻把群臣召集到一起"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一听要和亲,朝廷中儒生们又惊又喜。因为他们想,一和亲,深恶痛绝的战争就会停止。于是一个叫儒生名狄山向刘彻进谏,说我们汉朝已经与匈奴和亲了。
狄山说:“当年高祖被匈奴困平城,便于匈奴约与和亲,从此两国安好。但陛下举倾国之兵攻打匈奴,使国中百姓因此贫困,我看和亲乃良策!”
这边一说完,刘彻的脸就拉了下来:"你一介小小书生,居然敢质疑我的决策"。那时他心中便涌起一股怒气与杀意,但他却不动声色。随后问亲信张汤,张汤回答:“简直无知至极!”狄山一听大叱道:“我乃愚忠,而你总犯大过,留有反心,其罪当诛!”
狄山这番话使刘彻怒气冲冠,于是,汉武帝对狄山说:“派你过去当郡守,你能保护边郡不被攻占吗?”狄山惊曰:“不能!”“那一县呢?”“还是不能!”“那么一个障塞呢?”刘彻怒火冲上头,看着汉武帝要吃人了一般,他被吓一跳,于是铁着头皮回答:“我能!”
就这样,一个无力儒生被丢到一处障赛做守卫,没几个月,便被匈奴人砍了头扬长而去。从此再无人反对刘彻的决策,和亲也就不了了之。战争不停,匈奴人只能躲在漠北吃着沙子。
刘彻对狄山虽绝情,但不是没有道理。他深谋远虑地采取了战争手段,而不是软弱妥协采纳和亲方式。终于,匈奴在汉军的打击下四分五裂!
文/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