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殷墟出土的青铜蒸煮器惊现人头,背后是一段让人心碎的古少女故事
创始人
2025-07-24 15:02:23
0

你对中国古代有着怎样的印象?是两汉的古朴大气、隋唐的雍容华贵还是两宋的文采风流,无论是哪一种都曾是中国古代最美好的样子,不过就像阳光之下必有阴影。

曾经开放、文明、先进的中国古代也曾有不少的黑暗和阴影,譬如一直流传到清朝的殉葬制度。

在电视剧《尚食》中有这样的情节,当时永乐皇帝逝世,按照明朝祖制,侍奉永乐帝多年的庄妃被迫殉葬,为了最后见一面自己老无所依的母亲,堂堂的庄妃不惜向当时身为宫女的姚子衿、殷紫萍下跪哀求,这样的场面令人倍觉悲伤凄凉。

要知道明朝已处于封建社会中后期,人殉这种残忍的制度依旧阴魂不散,更何况还未步入封建社会,殉葬制度大行其道,比明朝更加愚昧、野蛮的商朝时期又该是何等样的惨状。

可怖的青铜甗

殷墟坐落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在三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原文明的中心、商王朝的国都,当时那里还不叫安阳而叫做殷,这也是为什么以此地为都的商王朝会被后人称为“殷商”、于此地发现的商代遗址会被称为“殷墟”的原因。

从1899年甲骨文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这片承载着殷商文化精髓的土地就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1928年以来,考古工作者相继在这一带发掘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后冈遗址、洹北商城等一系列商代遗迹,古老的殷商文明得以重见天日,一个庞大繁荣的王朝依稀出现在世人眼前。

而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理所当然有很多珍贵的文物陆续出土,这其中有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石器等,譬如如今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鼎”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国宝。

2002年更是与“战国曾侯乙编钟”、“西汉长信宫灯”、“东汉铜奔马”、“唐八重宝函”等64件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而在殷墟出土的众多文物当中,一件恐怖的青铜甗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甗(yǎn)是古代的一种厨具,分为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两部分。

至于原本的作用或许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古代版的蒸笼,总而言之就是一种厨房烧火做饭的炊具。

在殷墟当中也出土了不少的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出土于妇好墓的“三联甗”,

而本文提到的这个青铜甗之所以引人注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与它的同行们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它里面放着一个人的头部骸骨。

这就很恐怖了,你想象一下,一个吃饭的锅里面放着一个人头,这分明就是《西游记》里妖怪吃人的做派,简直是现实版的墓穴惊魂。

不过如果刨除掉其中的惊悚成分,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件文物,我们不禁会好奇这件青铜甗有着怎样的故事。

会不会是巧合呢?

一个人的头骨在数千年的沉睡之中碰巧落进青铜甗中,虽然以大多数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巧合实在太不靠谱,不过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但1984年和1999年相继有类似的文物出土,随着这些装着人头的青铜甗重见天日,这种猜测就不攻自破了,再巧也不能巧成这样。

既然如此这件人头青铜甗就是有人故意为之,而要想进一步了解这件文物和这个人头的故事,就只能从头骨中寻找答案。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相关专家很快从头骨身上发现几个有价值的线索。

首先,头骨钙质流损严重;其次,头骨牙齿中锶元素的含量与商代当地人情况不符;最后,头骨牙齿中氧18的含量偏高。

那么这几条线索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里面涉及很强的专业知识,我们暂时不加深究,直接说结论。头骨钙质流失意味着这个人头经过蒸煮,并非找一个当时已经是骸骨的头骨放在里面。

而锶元素的含量不同则说明这个头骨的主人并非河南本地人,这点通过牙齿中氧18含量的差异也能得到印证。

而氧18含量的偏高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头骨主人的来源方向,越靠近海边的人牙齿中的氧18含量越高,因此可以推测头骨主人来自于商王朝统治核心区域的东方。

再加上经过科学检测,可以大致确定头骨主人是个15岁的少女,这样一来故事的大致轮廓就被勾勒而出。

一个出身于商王朝统治中心东方的少女被残忍地砍掉头颅,而她的头颅被放在青铜甗中蒸煮,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有人要吃她,商朝之人再野蛮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吃人。

那么这个少女有很大可能被当做祭祀的献祭品。

再结合出土甲骨文和相关资料分析,这个15岁的少女很可能来自于今日的安徽六安地区,在一次商王朝与她所属部落或方国的战争中不幸成了俘虏,最终成了商王朝祭祀的祭品。

小议“殉葬制度”

正如上文所述那般,这个少女的悲惨遭遇与当时流行的“人祭”有很大的关系,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以活人祭祀的行为在夏、商、周等奴隶社会时期尤为盛行。

秦汉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历史步入封建社会阶段,“人祭”才逐渐衰落下去。

不过与“人祭”有密切关系的“殉葬制度”却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明朝时期出于对后宫干政、外戚祸国的防范,明太祖将嫔妃殉葬列为明朝的祖制之一。

“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这些被殉葬的可怜女子在当时被称为“朝天女”,这项残忍的恶规直到明英宗时期才被正式废除,这也成为这位名声不佳的君王难得的被人称道之处。

而要说哪朝哪代“人祭”、“人殉”活动最流行,自然首推商代,这与商朝之人热衷于鬼神之事有分不开的关系。

《礼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侍神,先鬼而后礼”,

甚至商王本身可能就是负责祭祀的群巫之首,这点从殷商王后妇好多次主持祭祀活动中可以得到佐证。

在这种对鬼神的极致崇拜之下,商王朝不惜以人命取悦天地、鬼神、祖先,由此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殷墟中出土的大量人类骸骨,譬如在1976年考古工作者对一地殷商王陵的发掘中,在191个祭祀坑中,就发现1178人被做了祭品。

结语

在这些惨死的人中,有青壮年、有女人、也有小孩,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毫无意义地逝去,或许在实行人祭和殉葬制度的人眼中,这些人的性命根本不值一提,而这种理所当然才是最野蛮与最可怕之处,他让那个时代的人们能够心安理得泯灭人性中的善念,如今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当年那黑暗制度的冰山一角,那遥远的过去啊,曾经又有多少人曾经在绝望中死去。

参考文献:

《礼记》、《明史》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