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言论的周厉王,最终被百姓赶下台
创始人
2025-07-22 19:04:42
0

堵塞言论的周厉王,最终被百姓赶下台

周厉王,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周夷王十六年(公元前880年),夷王去世,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在位时间三十七年(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

周厉王继位后,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周厉王说:“王室恐怕将要衰微,荣夷公喜欢独占财利却不知大祸临头。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人想独占它,那么祸患就多。天地间生成的一切事物,人人都可以分享,怎么能一人独占呢?一人独占必然招致天怒人怨,却不知防备大祸患。荣夷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吗?作为君王,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天神、民众和万事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文德盖世,功高能够与天神相配,你使民众自立生存,没有谁不以你为标准。’《大雅》上的诗篇也说:‘普遍地赐福民众,成就周朝天下。’这不正是说要普遍地分配财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所以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学着独占财利,这怎么可以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人们还称他为盗贼,如果一个君王这样做,那么归附他的人就会减少。荣夷公如若受到重用,周朝肯定要衰败。”周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夷公做卿士,掌管国事。

周厉王暴虐成性,奢侈专横,百姓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穆公劝谏说:“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周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巫师告谁议论,周厉王就杀掉谁。这样一来,议论的人逐渐减少,但同时诸侯也不来朝拜了。

周厉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6年),当时,周厉王更加严苛,百姓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周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穆公说:“我能消除百姓对我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召穆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塞回去而已。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处更严重。若水蓄积太多,河流一旦决口,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百姓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放言论,使百姓敢说话。因此,天子治理国政,要使上至公卿、下到列士都能进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乐官进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进献前代得失利弊的史书,太师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然后,由盲人乐师朗诵和宣读。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见辗转上达天子,左右近臣要尽规谏的责任,内亲外戚要考察和弥补天子的过失,乐师和太史要负责教导、诲育天子。老臣汇集、整理各方面意见,然后,君王斟酌考虑衡量取舍。若这样,政事施行起来就会很顺当,而且不会违背常理。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土地有山川,人类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百姓有嘴巴,又好比土地有饶田沃野,百姓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百姓把话从嘴里说出来,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这是能够产生财用衣食。百姓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么赞同你的,跟随你的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劝阻。从此,百姓都不敢说话。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3年),百姓不约而同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于是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

当时,周厉王的太子姬静躲藏在召公家里,百姓知道后,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但君王不听,所以才造成这次的灾难。如果现在杀害太子,君王不会认为我把他当作仇人而发泄怨恨吗?事奉君主的人,即使处在危险之中,也不能仇恨怨怼,即使有责怪,也不能发怒,更何况是侍奉天子呢?”于是,就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姬静,姬静最终免遭杀害。召穆公、周定公二位相国共理朝政,号称“共和”,史称共和行政。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9年),周厉王在彘地去世。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堪...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之中,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大...
千里跃进大别山 | 感受“三条... 巍巍大别山,英雄乘马岗。在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一片宽阔的广场上,四支铜塑的老式步枪以“红丝带”环绕、...
原创 蜀... 三国时代,刘备能够成就大事主要依靠诸葛亮的接近神级智商,同时还得力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
原创 印...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历史就是一部大国崛起和强盛的历史,所以每一个国家都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
吕文扬的黑钻石苹果 吕文扬是个不起眼的中年男人,住在城郊的老旧小区里,每天早出晚归,靠着一门不为人知的手艺勉强糊口——洗...
原创 人... 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一条规则,当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丧事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这又是...
丹凤张杰Ⅱ商洛深山中小延安——... 丹凤张杰Ⅱ商洛深山中小延安——延安精神在丹凤的传承与弘扬之路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延安精神宛如一颗...
原创 《...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然而药...
原创 亚... 说起亚历山大,可以说是享誉世界。毕竟亚历山大在位期间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凭借着一己...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在上... 中新社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王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2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 长江口二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