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死后,家属为什么都要穿丧服,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创始人
2025-07-23 01:32:24
0

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一条规则,当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丧事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而家属在他们离世之后,就举办了葬礼,让他们以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中国民间有一条葬礼习俗,人死后要穿上寿衣,寿衣是指着给亡人穿戴的衣服,寿衣有着健康长寿,为后世子孙添福的意思,而家属也需要穿丧服,很多人认为寿衣和丧服都是封建迷信。

因为古人对于鬼神有着某种禁忌,丧服可以迷惑鬼神,其实这么做并非是纯粹的封建迷信,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至于为什么穿丧服,跟古代体制是有着联系的,而且牵扯非常多的,最早的源头还得在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一个历史文化大过渡时期。

周公制礼代表着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而丧服最早出现在《书·康王之诰》,西周成王去世之后,子康继位,在即位典礼上,康王先是穿着帝王的服饰,登基之后,又换上了丧服,按照制度为父亲服丧。

其实西周的服丧制度已经逐渐成熟,这也意味着,丧服来源更早时期,唐代经学家在《仪礼·丧服》中认为,“唐虞之日,淳朴渐亏,虽行心丧,更以三年为限”,“三王以降,浇伪渐起,故制丧服,以表哀情”。

古人认为丧服最早出自唐虞时期,但现在并没有出土任何虞朝的文物和相关记载,所有虞朝目前来讲是存在与传说当中,但西周丧服已经成文,西周的丧服其实是帝王用来分别亲疏关系的。

众所周知,夏商周是从禅让制转变到世袭制,能够穿戴丧服的人都是帝王的家属,跟帝王最亲的人,就可以负责哭丧之类的习俗,其实这也是强调等级层次开始改革,在西周时期关于丧服制度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

春秋时丧服就跟宗法制度密不可分,《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就是根据死者家属地位不同来穿戴,每一种丧服都有着特定的服丧规定。

发展到现在,丧服已经基本统一,丧服的意义也逐渐演变成主要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而丧服还有一个科学考虑,那就是穿戴丧服的人都是家属,有些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并不认识家属,而他们就通过丧服来认人,这样也就不会说错话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浙... 浙江茶叶,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佳品。那清雅的香气,仿佛能穿越千年时光,在舌尖绽放。无论是西湖龙井的...
河南女子为男友贷款414万元,... 7月19日,河南安阳,张女士表示,自己和男朋友是在2022年10月份认识的,两个人是以结婚为目的,平...
原创 哪... 茶的世界里,口感最好的茶叶其实因人而异。有人偏爱绿茶的清新,仿佛山间晨露的微甜;有人钟爱红茶的醇厚,...
原创 周... 熟悉汉末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对周瑜这个人物肯定不陌生。周瑜是东吴“四大都督”之首,是连曹操都很想得到...
原创 在... 1939年,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以为德国不会对苏联造成威胁。其实没有永远...
原创 面... 南宋统治的后期,蒙古国已经强大起来,并且到处征战,扩大自己的统治领域,周边诸多的强大地区都被蒙古国先...
原创 司...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君主,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
原创 长...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犹如受伤的狮子,而燕国如同虚胖的羔羊,羔羊再壮,也不是狮子的对手,哪怕是一只受伤的狮...
“今天谁才是国家的城墙?”“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喜迎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片古老的土地沧海桑田、换...
原创 古... 在那遥远历史深处所散发着光芒的故事,似乎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后世之人总是想要探究一二,却也终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