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大唐陌刀队“掌门人”李嗣业
创始人
2025-07-22 19:04:39
0

今天,如果我们一提起赫赫有名的大唐陌刀队,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李嗣业!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人,据说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其一生战功彪炳,边军时期先后打败十姓苏禄、小勃律国、石国、大食国等国,安史之乱中又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被敌军称为“神通大将”。

在大唐盛世,也许能让人们记住名字的将领有很多,但李嗣业作为凤毛麟角的陌刀名将,将大唐刀锋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李嗣业作为一线战将,他一直怀着对大唐高度的责任感和铁血精神,率领着陌刀队,数次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这点让世人印象深刻。

屡次万里赴国难的精锐安西士兵,数量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傲视天下,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一度被堪称为大唐军人的典范,而这些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

而让李嗣业名气暴涨的当然还是因为陌刀,他无疑是史上第一陌刀大将,这一点估计不会有人质疑,陌刀之所以扬名,也因全靠李嗣业在唐军中的推广。《旧唐书》记载:“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

这短短二十几个字的信息量却很大,首先李嗣业从军的时候唐军刚开始装备陌刀,其次李嗣业是当时公认的陌刀高手。而他的先天条件决定了他能将陌刀这一兵器用得炉火纯青,因此他此生注定和陌刀也有着不解之缘。

李嗣业刚从军时是跟随安西四镇节度使马灵察,战场上因作战勇猛,打仗总是身先士卒,积累战功受封昭武校尉。由于其每次作战必定担任先锋,所向披靡,因而被节度使赏识,成为“陌刀队”的掌门人,并经常随之一同出征。

李嗣业和陌刀队一直是唐军的精锐之师,据史料记载,“唐陌刀一刀劈下去,骑兵人马俱碎”,但是陌刀并不是谁都能用的,重量为50斤,陌刀并不是较轻的长剑,而且它本身刀身也长,不好控制。更别提提着这把刀长途跋涉(虽然可以骑马机动),上战场机动杀敌了。而且步军陌刀如墙推进战术,需要极高的配合,但在李嗣业的带领下,大唐陌刀队纪律严明,战场上配合有度,战力彪悍。

李嗣业和陌刀队随后又跟随大唐名将高仙芝南征北战,在大破吐蕃一战中,李嗣业身先士卒,手中陌刀挥舞所向披靡,敌人鬼哭狼嚎,陌刀队如墙推进,一举俘虏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李嗣业也因功升至右威卫将军。

天宝十年,李嗣业跟随高仙芝讨伐石国和突骑施,但高仙芝由于孤军深入,遭遇大败,李嗣业和陌刀队拼死护卫杀敌甚众,使得高仙芝得以生还,战后高仙芝向朝廷奏报李嗣业功绩,李嗣业又被封为右金吾大将军。

这场战役虽然唐军战败,但李嗣业却因为在此战中的勇猛表现开始扬名西域。安史之乱时,奉命征讨叛军,先后多次击败叛军,跟随广平王李豫收复长安,跟随郭子仪收复洛阳,与张镐等收复河南、河东两道郡县。

公元759年,李嗣业和郭子仪等围攻相州,当时唐军疲倦,众将都没能建功,只有李嗣业身穿铠甲多次上前奋勇杀敌,在众军中数第一。但是在攻打邺城时,一直勇猛冲在前的李嗣业中了流箭,血流不止。随后虽在军中养伤,但之后听闻击鼓作战的声音,情不自禁立马起身,大喊杀敌,却因为情绪致伤口破裂,流血致多而死!(也可能是伤口感染而死)

他的死,可以说是一个将军毕生的梦想与归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而当李嗣业下葬之时,唐肃宗派宦官前往吊唁,朝中大臣哭着为李嗣业致哀,李嗣业的墓地安排十户人家常年清扫。如此一代军功卓著死在沙场的名将,使得他的名声干净而又备受百姓推崇。

不管是李嗣业成就了陌刀,还是陌刀成就了李嗣业,但是这位李嗣业将军,将唐代陌刀推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这诗是大唐安西军之魂,看到这首诗,我们仿佛见到了将军李嗣业拔剑高呼,其震天的喊杀声响彻万世,令所有华夏英雄儿女无不敬仰!

《历史杂谈驿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堪... 说起三国,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之中,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大...
千里跃进大别山 | 感受“三条... 巍巍大别山,英雄乘马岗。在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一片宽阔的广场上,四支铜塑的老式步枪以“红丝带”环绕、...
原创 蜀... 三国时代,刘备能够成就大事主要依靠诸葛亮的接近神级智商,同时还得力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
原创 印...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历史就是一部大国崛起和强盛的历史,所以每一个国家都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
吕文扬的黑钻石苹果 吕文扬是个不起眼的中年男人,住在城郊的老旧小区里,每天早出晚归,靠着一门不为人知的手艺勉强糊口——洗...
原创 人... 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一条规则,当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丧事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这又是...
丹凤张杰Ⅱ商洛深山中小延安——... 丹凤张杰Ⅱ商洛深山中小延安——延安精神在丹凤的传承与弘扬之路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延安精神宛如一颗...
原创 《...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然而药...
原创 亚... 说起亚历山大,可以说是享誉世界。毕竟亚历山大在位期间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凭借着一己...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在上... 中新社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王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2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 长江口二号古...